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10-15 14:39 熱度:
摘要:介紹了二化螟的防治技術措施,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藥劑防治,以期指導防治水稻二化螟,提高水稻產量。
關鍵詞:水稻,二化螟,防治技術
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蟲的一種,又稱鉆心蟲,長期以來一直是閩北地區水稻的主要蟲害之一。二化螟在閩北地區一年發生3~4代。以幼蟲在稻茬、稻草及其他植物的根茬或莖稈中越冬。越冬代蛾在春季出現比三化螟早,春季氣溫達15℃左右即有成蟲出現。成蟲是一種灰黃色的蛾子,體長10~15mm,晚間活動,有趨光性,喜歡在葉寬稈粗、生長濃綠的稻株上產卵;水稻分蘗期前卵多產在葉片正面尖端,圓稈拔節后多產在離水面6~10cm的葉鞘上。成蟲產卵盛期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幼蟲危害盛期;二化螟以幼蟲鉆蛀到莖內蛀食莖稈組織,在分蘗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期造成枯孕穗,在抽穗期造成白穗,在成熟期造成蟲傷株,導致減產,F將其防治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1農業防治
結合目前種植業結構調整,在一定范圍內實現連片種植,減少插花田和混栽田;在純單季稻區可適當推遲單季晚稻播種時間,避過1代二化螟產卵高峰。及時灌水殺蛹和清理越冬稻草,可降低蟲源基數。對種植單季晚稻或作連晚秧田的春花田、冬閑田,在1代二化螟蛾始盛期前,及時翻耕灌水,消滅越冬幼蟲和蛹。在二化螟成蟲羽化前處理完越冬稻草,以消滅越冬蟲源。
2物理防治
性誘劑是中國科學院近年研制開發的一種人工合成昆蟲性外激素,是一種化學活性物質,以管狀誘芯為載體引誘雄蛾交配溺死水中,藥效可持續1個多月,可把成蟲整個發生期覆蓋住。其特點是:①性誘劑是人工合成的昆蟲性外激素,專化性強,誘殺效果好;②性誘劑生物活性高、用量少、成本低(成本48.25元/hm2左右),且方法簡便易行;③性誘劑取代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避免污染環境,不傷天敵,保持生態平衡,利于綠色食品的發展;④性誘劑防治由幼蟲防治向成蟲防治轉變,是一項防治技術的重大變革。具體防治方法如下:塑料盆口徑25~30cm,深10cm,綠色為好。盆內放水,離盆口2cm處對面各鉆1小孔,以在雨天排水,在盆沿上對面各鉆1小孔,拉1道細鐵絲,中間做1小環,將誘芯凹口向下,小頭穿1根大頭針,針頭彎曲掛在鐵絲環上。調節鐵絲環,使誘芯底部離水面0.5~1.0cm,水中加1把洗衣粉,以防止水分蒸發和蛾子跑掉。盆用3根木棍支起,水面比稻株高10cm,傍晚置于田中或田梗邊,次日取出死蟲。水少時補加水或調節細絲環。水變質時(10~15d)換水并補加洗衣粉。根據蟲口密度,在成蟲發生期(一般6月15日至7月末為止)將誘捕器設置在田間,誘芯放置量為15枚/hm2,防治效果與藥劑防治相當(80%左右)。
根據害蟲趨光性特點,1hm2田安裝1盞25W黑光燈誘殺螟蟲和稻縱卷葉螟成蟲,可降低害蟲產卵量。
3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蟲害,能收到除害增產、減輕環境污染、維護生態環境、節省能源和降低生產成本的明顯效果,尤其是它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隨著人類的生態環境意識不斷增強,新技術革命不斷發展,可以預期,生物防治技術必將得到廣泛應用。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謝產物來防治作物病蟲害的方法。水稻螟蟲二化螟絨繭蜂(繭蜂科)是二化螟幼蟲期的內寄生性天敵,對二化螟各代幼蟲均有一定的寄生率。二化螟絨繭蜂對二化螟幼蟲寄生;詮,主要寄生禾草螟屬(Chilo)的幼蟲,寄生率高,是二化螟幼蟲期的優勢種天敵。據觀察,絨繭蜂主要利用來自寄主植物、二化螟幼蟲和蟲糞所釋放的揮發物來定位寄主棲境,尋找到寄主,通過二化螟幼蟲的鉆蛀孔進入蟲道并產卵寄生。被寄生后,二化螟幼蟲總取食量下降,生長加快,發育受阻,不能化蛹,死亡率高。特別是越冬代幼蟲的寄生率較高,對壓低二化螟發生基數及控制其田間種群均有一定作用。
4藥劑防治
4.1防治策略
水稻二化螟有轉株危害習性,初孵幼蟲從葉片爬到莖稈,或吐絲下垂至莖稈,咬孔侵入。先集中于葉鞘,2齡開始分散轉移。如水稻正在分蘗,則造成枯心苗(1頭幼蟲可造成數株枯心苗)。對已經鉆蛀到水稻莖稈中的二化螟幼蟲,防治十分不易。因此,施藥防治必須在螟蟲轉株為害之前進行?捎脷⑾x雙、殺蟲單、三唑磷等常規農藥防治枯心。在卵塊孵化始盛期進行調查,當田間叢枯鞘率超過10%時,進行施藥防治;田間蟲口數量大時,5~7d再用藥1次。防治蟲傷株,在卵盛孵期對齊穗的稻田用藥1次;如果二化螟發生量大,5~7d后再用藥1次。根據銳勁特藥效期長和藥效較緩的特點,應實行“治小治早”策略。用銳勁特防治二化螟枯心苗,當田間出現枯鞘即可施藥防治。防治蟲傷株、白穗,只需在水稻破口前3~5d至破口期用藥防治1次。
4.2藥劑選擇原則
在黑龍江全省停止使用殺蟲雙(含殺蟲單)及其混配制劑;在二化螟對三唑磷尚未產生抗性或抗性程度較低的稻區推廣使用高含量的三唑磷或三唑磷的混配劑;在三唑磷高抗地區推廣使用5%銳勁特懸浮劑或其混配制劑。
4.3防治措施
4.3.1秧田期防治。主要是做到帶藥下田,在稻苗移栽前3d,用5%銳勁特懸浮劑600~750mL/hm2對水噴霧,可控制本田前期二化螟為害。
4.3.2本田期防治。在分蘗期,當二化螟孵化高峰后5~7d、有枯鞘團1500個/hm2,或枯鞘率達1.0%~1.5%時,或在破口期株害率達0.1%時,應進行藥劑防治。汭河市南部稻區用5%銳勁特懸浮劑450~600mL/hm2,于二化螟2~3齡高峰期使用(特大發生除外),用1次藥即可。其他地區選用40%稻康乳油750mL/hm2、30%撲蟲特乳油975~1050mL/hm2、20%蟲無影(強無螟)乳油750~900mL/hm2或50%稻螟清(唑·敵)乳油1200~1500mL/hm2,在二化螟1~2齡高峰期用藥,發生嚴重時5~7d后再用藥1次;也可選用18%蟲殺手水劑5250~6000mL/hm2或78%精蟲殺手可溶性粉劑750~900g/hm2,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用藥,發生嚴重時,5~7d后再用藥1次;還可選用5%銳勁特懸浮劑450~600mL/hm2進行防治。
上述藥劑噴霧后必須保持田間3~5cm水層4~5d,以保證充分發揮防治效果。銳勁特對蝦蟹和蜜蜂高毒,蟲殺手和精蟲殺手對家蠶高毒,在使用時注意安全。
文章標題:水稻種植業論文淺談水稻二化螟防治技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1916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