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畜牧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6-16 14:30 熱度:
蛋鴨的養殖中,品種決定產量,針對不同的蛋鴨品種應當進行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養殖,本文以湖北省蛋鴨品種荊江鴨為例,研究荊江鴨的特性與養殖技術。
《家禽科學》農業養殖技術雜志,創刊于1979年,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山東畜牧獸醫學會家禽專業委員會主辦。本刊是山東省唯一以宣傳禽應用技術為主、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綜合性養禽專刊,為全國畜牧獸醫類優秀期刊。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我刊本著服務“三農”,建設“小康”的宗旨,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建設農村小康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主要欄目:行業論壇、研究報道、飼養管理、禽病防治、綜述、專利展示、禽病門診、禽業信息。
以湖北省地方蛋鴨品種荊江鴨為基礎,引入金定鴨、紹興鴨(青殼II號)、莆田黑鴨等國內優良蛋鴨品種進行雜交配套組合開展荊江蛋鴨I系的選育工作。經過6年5個世代的家系選育,荊江蛋鴨I系的開產日齡由0世代的123.3d提前到5世代的120.2d,40周齡平均蛋重由0世代的75.05g降低到5世代的68.27g,40周齡體重穩定在1580g左右,40周齡產蛋數達到140個,72周齡產蛋數超過290個,均達到選育目標。
目前湖北省飼養的蛋鴨品種主要是荊江鴨、沔陽麻鴨、恩施麻鴨等地方鴨及雜交鴨,年產蛋數只有220枚左右[1],總蛋重14.5kg,蛋料比1∶3.2。湖北省地方蛋鴨品種荊江鴨由于長期自繁自養,生產性能退化,養殖效益低下。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于2006年開始進行湖北省地方蛋鴨品種資源的創新利用工作,引入了部分高產蛋鴨品種(山麻鴨、紹興鴨、攸縣麻鴨、縉云麻鴨、莆田黑鴨、金定鴨、康貝爾鴨)[2],開展了引進品種的適應性、產蛋性能觀察及品種單雜交、多元雜交、家系選育等研究工作。本研究以湖北省地方蛋鴨品種荊江鴨為基礎,引入金定鴨、紹興鴨(青殼Ⅱ號)、莆田黑鴨等國內優良蛋鴨品種進行雜交配套組合開展荊江蛋鴨Ⅰ系的選育工作。
1材料與方法
1.1引種觀察試驗
2006年引入3個優良蛋鴨品種(金定鴨、紹興鴨青殼Ⅱ號、莆田黑鴨),測定了3個品種及荊江鴨生產性能,包括0、2、4、6、8、10、12周齡及成年體重、見蛋日齡、開產日齡、高峰產蛋率、開產蛋重等性狀。
1.2不同蛋鴨品種雜交試驗
2006年10月,利用荊江鴨與引入的金定鴨、莆田黑鴨、紹興鴨青殼Ⅱ號進行雜交組合試驗,收集種蛋孵化,分別測定0、4、6、8、10、12周齡體重,記錄各組蛋鴨產蛋性能,統計蛋鴨見蛋日齡、開產日齡及40周齡的產蛋數等數據。
1.3荊江蛋鴨Ⅰ系的選育
2008年,在前期引種觀測及雜交配套試驗的基礎上,根據其生產性能及選育目標選定荊江鴨、莆田黑鴨、紹興鴨青殼Ⅱ號、金定鴨相關的雜交組合作為基礎群開展荊江蛋鴨Ⅰ系的選育工作。
1.3.1荊江蛋鴨Ⅰ系育種目標荊江蛋鴨Ⅰ系育種目標:開產日齡120~125d,平均蛋重68~70g/個,72周總產蛋重20kg,成年體重1.5~1.6kg。培育適應湖北省氣候條件、適合放養及地面圈養、抗應激能力強的深色麻羽中型蛋鴨。
1.3.2建立家系在荊江蛋鴨Ⅰ系選育基礎群中,根據荊江蛋鴨Ⅰ系的體型外貌、開產日齡、開產體重、蛋重、40周齡產蛋數等建立數據庫制定綜合選擇指數,根據半同胞、全同胞及家系的綜合成績選擇成績靠前的100只公鴨和1000~2000只母鴨,按1公配10~20母組建約100個家系繁殖下一世代。
1.3.3選種選配采用父系半同胞結合全同胞家系選育方法,輔以生化遺傳標記的育種技術,利用開產、40周齡及72周齡的個體、家系及同胞的生產性能,采用綜合指數選擇對公鴨進行家系選擇,對母鴨進行家系、個體、同胞相結合的綜合選擇。
采用前期記錄和后期記錄相結合的選擇方法,在40周齡時按綜合選擇指數選出的公鴨和母鴨組建家系進行繁殖[3];到72周齡時,再按綜合選擇指數進行矯正,剔除下一世代未選準的家系和個體。將先選后留和先留后選相結合,提高選擇準確率。
1.4飼養管理
育雛育成期飼喂全價配合飼料,產蛋期隨日齡增長增加飼料營養、提高蛋白質水平,從產蛋率達到50%起應供給蛋鴨高峰期配合飼料。自由飲水、自由采食,并保證飲水清潔衛生。免疫程序為:1日齡注射雛鴨病毒性肝炎疫苗;15~20日齡注射禽流感疫苗;60~70日齡注射鴨瘟疫苗和禽流感疫苗;開產前注射禽流感疫苗。
2結果與分析
2.1引種試驗結果
對荊江鴨與引進的3個蛋鴨優良品種進行生長性能測定,結果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4個品種間初生重差異較大,金定鴨初生重最大、紹興鴨初生重最小;金定鴨母鴨成年體重最大、莆田黑鴨公鴨成年體重最小;觀測的4個蛋鴨品種成年公鴨體重均小于成年母鴨體重。
對荊江蛋鴨與引進的3個蛋鴨品種進行早期產蛋性能觀測,結果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4個品種間5%見蛋日齡、開產日齡差別較大,其中紹興鴨5%見蛋日齡107.0d,比其他品種早3.6~15.1d;莆田黑鴨開產最早,開產日齡121.0d,比其他品種早7.0~18.4d;荊江鴨高峰期產蛋率為80.6%,持續時間較短;紹興鴨高峰期產蛋率最高,為89.7%,金定鴨高峰期產蛋率為74.2%,均未達到本品種水平,可能與飼養水平及對環境適應性有關;紹興鴨開產蛋重最大。
2.2不同品種雜交試驗結果
進行不同的雜交組合試驗,收集種蛋孵化,測定各組早期生長性能,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各蛋鴨組合12周齡體重差異較大,其中莆田黑鴨×紹興鴨組合體重最大,以荊江鴨作為母本的組合12周齡體重均相對較小。各蛋鴨雜交組合的見蛋日齡、開產日齡、40周齡產蛋數等指標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各雜交組合蛋鴨見蛋日齡相差較大,其中莆田黑鴨×荊江鴨組合見蛋最早,與荊江鴨純繁組合相比,二者見蛋日齡相差13d;開產日齡最早的為紹興鴨×荊江鴨(122.7d),最晚的是金定鴨×荊江鴨(138.1d);40周齡產蛋最多的金定鴨×荊江鴨比荊江鴨純繁組多15.1個,以引入品種作為父本、以荊江鴨作為母本的組合其40周齡產蛋數均較高。
2.3荊江蛋鴨Ⅰ系的世代選育
在引種觀測及雜交組合試驗基礎上,根據試驗結果、體型外貌,結合選育目標,選定與荊江鴨、莆田黑鴨、紹興鴨青殼Ⅱ號、金定鴨相關的組合作為基礎群,利用半同胞家系選育法結合全同胞家系選育方法,采用家系觀察欄結合多層籠養、個體測定及人工授精開展荊江蛋鴨Ⅰ系的持續選育。
2.3.1荊江蛋鴨Ⅰ系歷代留種情況荊江蛋鴨Ⅰ系0世代飼養觀測數量為3930只,至5世代飼養觀測群數量為1784只,40周齡選留種后數量為865只,選留比例48.5%,歷代留種情況見表5。
2.3.2荊江蛋鴨Ⅰ系生長性能測定結果截至2013年,已完成0~5世代的荊江蛋鴨Ⅰ系選育與觀測,荊江蛋鴨Ⅰ系生長性能的選育情況見表6。由表6可以看出,經過5個世代的選育,荊江蛋鴨Ⅰ系的早期生長性能趨于穩定,12周齡體重在1260~1300g,40周齡體重在1580g左右。
2.3.3荊江蛋鴨Ⅰ系產蛋性能測定結果截至2012年底,已完成4世代產蛋觀測,產蛋情況統計見表7。由表7可以看出,經5個世代選育,荊江蛋鴨Ⅰ系開產日齡由0世代123.31d提前到5世代的120.20d;40周齡產蛋數穩定在140個左右,72周齡產蛋數超過290個(最高家系產蛋達到359個);40周齡平均蛋重由0世代的75.05g降低到5世代的68.27g,達到選育目標;4~5世代由于籠養及人工授精的應激影響,40周齡和72周齡產蛋數比地面平養時略低。
3小結與討論
1)按照預期的選育目標,經過6年5個世代的家系選育,荊江蛋鴨Ⅰ系的開產日齡由0世代的123.31d提前到5世代的120.20d,與王長康等[4]培育的青殼系開產日齡(118d)相當;40周齡平均蛋重由0世代的75.05g降低到5世代的68.27g,低于宋衛濤等[5]關于蘇郵1號蛋鴨的平均蛋重(74.6g);40周齡體重穩定在1580g左右,40周齡產蛋數140個左右,72周齡產蛋數超過290個(最高家系產蛋達到359個),均達到選育目標。由此可見采用家系選育方法提高蛋鴨生產性能是有效的。
2)在荊江蛋鴨Ⅰ系的選育中,0~4世代采用了父系半同胞家系繁殖,4世代繁殖5世代采用人工授精技術進行,從4世代開始進行蛋鴨多層籠養及個體觀測其個體產蛋情況,利用全同胞的生產性能計算綜合選擇指數進行選種,提高了選種的準確率及選育的進展。
3)根據MTDFREML軟件計算獲得的蛋鴨蛋重遺傳力為0.17,在荊江蛋鴨Ⅰ系的選育過程中,經過5個世代的選育,其40周齡平均蛋重已達到選育目標(68~70g),選育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1]丁山河,陳紅頌,劉靜平,等.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陳國宏,王克華,王金玉,等.中國禽類遺傳資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梁振華,吳艷,蒲躍進,等.湖北蛋鴨籠養生產技術要點[J].養禽與禽病防治,2012(12):42-43.
[4]王長康,江宵兵,肖天放,等.高產蛋鴨配套系的選育[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0(2):13-16.
文章標題:荊江蛋鴨選育養殖技術管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xumu/3594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