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2-23 17:04 熱度:
摘要:現代中小型城鎮綠化建設中,基于城市文化底色、歷史脈絡而生成的,相對凝練、純凈的主題化植物配置能在其固有的生態、實用、景觀等諸項功能之外更添文化精神感染力量,為整座城市綠化品質乃至文化品格的塑造奠定基礎,間接為城市精神的確立作出貢獻。對部分人文積淀深厚的城市來說,這樣的“升華”尤為不可或缺。
關鍵詞:主題化植物配置,龍章,德運,脈絡
前言:相對凝練、純凈的主題化植物配置能在其固有的生態、實用、景觀等諸項功能之外更添文化精神感染力量,強化城市識別性與軟實力,在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對部分人文積淀深厚的城市來說,這樣的“升華”尤為不可或缺。
下文就以山東省章丘市為例進行探討:
1、章丘市城市與綠化基本概況:
1.1、城市基本概況
章丘市位于山東省中部,西接濟南,東連淄博,南依泰山,北臨黃河,市域面積1855平方公里,總人口100萬,轄20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其中,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17.68萬。
章丘歷史悠久,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境內有城子崖遺址、東平陵故城、齊長城等歷史遺跡。近年又發現了洛莊漢墓、危山兵馬俑,分別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市內歷代名人輩出,是戰國時期哲學家鄒衍、唐代名相房玄齡、宋代詞人李清照、“東方商人”孟洛川的故鄉。境內資源豐富,素有“金章丘”美譽。市區明水群泉噴涌,有“小泉城”之稱。
1.2、城市綠化基本現狀
近年來,章丘市在濟南市園林局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建設富裕章丘、文明章丘、和諧章丘”這一發展目標,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突出特色,全力打造綠色章丘。先后實施了三期大綠化工程,使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02%,綠地率達到35.18%,人均公共綠地達12.51平方米,通過了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驗收,榮獲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山東省省級園林城市榮譽稱號。
2、龍山——德運說——漱玉詞:可資提煉發揚的文化資源梳理
作為可溯源至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的罕見古城,章丘市于百脈泉等難以計數之自然資源、景點之外更擁有較為豐厚的人文遺產,這是章丘城市綠化建設進程中所不可不加以珍惜、借重、提煉、弘揚的重要資源。
在人文遺產景觀化過程中,可按其人文意義、獨特性、表現力等方面分層次加以甄別、描述:
2.1、一級人文景象資源:
2.1.1、最能展現中華民族父系文明起源的龍山文化城子崖遺址: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涉及中華民族文明起源,名聲煊赫、意義重大、獨特性強,其標志物為“薄如紙、硬如瓷、聲如罄、亮如漆”的黑陶高柄杯,被人們贊譽為蛋殼陶杯,亦易于表現。
2.1.2、最能展現先秦諸子百家汪洋恣肆精神狀態的大哲學家鄒衍:戰國時期哲學家鄒衍于縱向倡導陰陽五行“德運”學說,試圖為后世解開朝代更迭潛在規律同時,于橫向倡導“大九州”學說,無意中暗含今日世界五洲四海之基本空間形態,因其思慮宏博,人稱“談天衍”,今雖為世人淡忘,但其重要思想價值不容輕忽。其文學作品豐富,深入人心,亦具一定可表現力與識別性。
2.1.3、最能展現家國坎坷命運與個人不屈精神的宋代詞人李清照:不僅為兩宋第一女詞人,于中國歷代女文學家中地位亦極盡崇高,今日其知名度仍隨著《絕句(生當作人杰)》等代表作品長盛不衰,而其代表作如《如夢令》、《醉花陰》等分別暗含植物,恰好可勾勒出其一生坎坷遭際,表現力亦強。
以上三項適宜在整座城市尺度體現。
2.2、二級人文景象資源:
前述東平陵故城、齊長城等歷史遺跡,唐代名相房玄齡、明代戲曲家李開先、近代著名商業資本家孟洛川等,這類遺跡、歷史人物或知名度稍低,或表現力略遜,可在城市尺度之下一級別加以更細致地刻畫、展現。
3、龍章——龍德——龍漱:文化資源的植物景象化運用:
在前述對地方人文遺產特征、形象充分歸納、分級梳理的基礎上,可分別探討其可能的實際運用方式,仍以章丘為例:
3.1、龍章:大處著眼的核心綠化脈絡
龍山文化之城子崖遺址以地望為名,具有國家性地位,其中“龍”字正與父系社會晚期精神形象相符,適合作為基本母題與文化“圖騰”,所謂“龍章”(“章”即圖案)曲脈,在城市園林景觀中作主題性展示,從尺度看可分三個方面加以運用:
3.1.1、于整座城市綠化脈絡中展示:整座城市綠化體系除強調一定環形外,可結合現有河流、丘陵甚至現有綠帶打造彎曲生動有力如龍形之主次脈絡,主脈貫穿而雄起,支脈分段而雌伏,為整座城市綠化奠定格局。
3.1.2、于單片植物群落形態中加以展示:即通過對單片植物群落品種的純化,形態的統一化,空間“運勢”的整體化處理(可加以整體修剪)加以展現。
3.1.3、于單株植物形態、名稱中加以展示:即通過單株植物形態之生動夭矯如水曲柳等加以展現,也可修剪出如黑陶高柄杯等經典龍山文化器型,還可利用龍柏等植株名稱加以體現。
3.2、龍德:暗含玄機的綠化色彩體系
戰國哲學家鄒衍倡導之陰陽五行“德運”學說實際可用傳統上五行所代表不同顏色加以視覺展現,而這些顏色又可落實為不同植物群落,分喬木、灌木、小灌木甚至草坪加以表現。如:
金——白色,可用銀杏、梨樹、珍珠梅
木——青色(綠色),可用青桐、棣棠
水——黑色,可用油松、黑心菊
火——紅色,可用紅楓、火棘、
土——黃色,可用黃櫨、迎春花
以上色彩群落可結合其他主題加以布置,如宋代為火德,尚紅色,至今傳世宋代帝王畫像多著紅衣,所以結合李清照詞境設置的景域可酌情使用紅色色彩板快。
而各色彩板塊之間仍應首尾貫穿,形成生動夭矯的空間曲脈,這仍是前述“龍章”主題的繼續展現。
3.3、龍漱:閃爍人文光彩的綠化內涵
宋代詞人李清照一生佳作集為《漱玉詞》,播傳萬口,但其中不難提煉出數首最具家國身世概括力與植物景象、意象表現力者:
3.3.1、如描寫少年夫婦歡愛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其中海棠花成為標志性植物。
3.3.2、如描寫近中年夫婦離別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其中黃花(菊花)成為標志性植物。
3.3.3、如描寫暮年孤獨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其中梧桐成為標志性植物。
如能以海棠、菊花、梧桐結合其他小品、碑刻相互串聯,仍按前述“龍章”曲脈加以大處著眼的布置,則李清照之詞境可以適合方式盡情流淌于章丘之現代街巷。
4、結語
城市綠化樹種的選擇與配置水準固然是衡量其綠化水準高低的重要指標,而基于城市文化底色、歷史脈絡而生成的主題化城市綠化景觀設計更能為整座城市綠化品質乃至文化品格的塑造奠定基礎,間接為城市精神的確立作出貢獻。上文僅以章丘一地為例進行闡述,而神州錦繡,如章丘者又何止一地!
文章標題:龍之章—章丘城市綠化主題芻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73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