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0-31 13:49 熱度:
水稻種植中水稻機開始得到廣泛應用,水稻插秧機相比其他插秧方式更加快捷,更具效率,節省人力,提高了農戶的經濟效益,因此值得推廣和普及,本文就水稻機在插秧過程中的技術要點進行探討。
《中國水稻科學》為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水稻學術性季刊,主要報道以水稻為研究對象的未經發表的中、英文原始論文。
分析了水稻機插秧技術應用中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以期為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普及提供依據。
水稻機插秧技術是一項既省工、省時,又能增產的新型農作物栽培技術。一般4行的手扶步行式插秧機作業效率1 666.67~2 666.67 m2/h,6行的高速插秧機作業效率2 666.67~6 000.00 m2/h。為確保機插秧工作的順利進行,現將機插秧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及對策介紹如下。
1床土選擇
要育出合格的秧苗,床土的選擇很重要。適宜作床土的有土壤肥沃疏松的菜園地、耕作熟化的旱地或經秋耕、冬翻、春耕的稻田表層土,土壤中要無硬雜質,雜草、病菌少。重黏土、沙土不宜作床土,且不宜在荒草地及當季噴施過除草劑的田塊取土[1-2]。在加工時每100 kg床土應使用500 g壯秧劑充分拌勻,床土的含水量要保持在15%左右,即達到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程度。
2育秧
使用插秧機進行栽插,搞好育秧是關鍵,育出合格的秧苗是機插秧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保證。機械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營養土為載體的標準化毯狀秧苗,這是由插秧機的性質及構造決定的。育秧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有播種不均勻、播量或大或小、軟盤土層厚度不均勻、秧苗濕度控制不當、苗齡控制不當等。要注意做好以下方面:一是秧苗壯。秧苗長勢良好,分布均勻,不能過密過稀。育秧基本要求是1 cm2面積土塊要有雜交稻秧苗1.0~1.5株、常規稻1.5~3.0株。二是密度均勻。一般雜交稻均勻播芽谷80~100 g/盤,常規稻播120~150 g/盤。雙膜育秧一般雜交稻播芽谷500~700 g/m2種子,常規稻播750~950 g/m2。種子撒播力求均勻,邊角不能留空白。三是厚度合適。軟盤育秧厚度以盤內秧土不高過盤邊為準。雙膜育秧土塊厚度要控制在2.0~2.5 cm。如果過厚,栽插過程中所取到的是秧土下面厚度為小于或等于2.5 cm的土塊而不能確保取到秧苗[3],從而造成空穴。四是濕度適宜。秧塊保持含水量40%,過干、過濕都會造成漂秧。過干,在栽插入地之前土塊散落,取不到合適的帶土秧苗,插秧針不能把秧苗推入土壤中或秧根纏在栽植叉上造成勾秧;過濕,秧針粘泥,不能把帶土秧苗推入土壤中。用大拇指在盤內的秧根上按一下,拿開后感覺秧根稍微濕潤而手指沒有滴水時濕度正好。五是秧齡控制。一般以秧齡在15~20 d、秧苗有3~4片葉時為最佳[4]。
3栽插
機械栽插環節易出現漂秧、勾秧、漏秧等問題。漂秧原因:一是栽插過淺。一般栽插深度為0.5~1.0 cm。機插秧深度在符合所插秧苗不倒、不漂的前提下越淺越好,這樣有利于水稻低節位分蘗,但是過淺會造成漂秧,這時用插秧深度調節桿調節至合適位置即可。二是田塊水過深。保持薄水2 cm左右。水過深,工作中插秧機行走引起田間水浪大,容易造成漂秧或倒秧,解決方法是減慢插秧速度或降低田塊水層。三是水田不夠平整。田塊高低差過大,低洼處積水深,秧苗不能被秧針推入土壤中,從而造成漂秧。解決方法是通過人工對田塊進行局部平整。保持田塊基本平整,高低差不超過3 cm。勾秧一般是由于秧塊過干或田間水層過淺造成的。秧塊過干或田間水層過淺,栽植叉容易被秧根纏繞,從而帶回秧苗,造成勾秧或形成倒苗?梢酝ㄟ^給秧塊澆水或給田塊灌水來解決。發現漏插嚴重,要及時查看取秧口有無異物如秸稈、石塊、秧根等堵塞,可以通過人工及時清理來解決。
4機器故障
一是發生浮苗,俗稱漂秧。插秧深度過淺,把插秧深度調深;表土過于硬時,減慢插秧速度,把手扶插秧機把手往下加壓。二是插秧中,插植臂停止,有“咔咔”響聲。取苗口被雜物夾住,排除雜物;檢查秧針,如變形請維修或更換。三是插植叉帶回秧苗俗稱勾秧。插植叉動作不良或變形,重新校正;插植叉與秧針間隙過大,重新調整。四是發生倒苗。秧針磨損和變形,應及時校正或更換新件;插植叉動作不良或變形,重新校正;橡膠導板伸縮不良或變形,更換新件。五是穴株數過多。育苗時播種量大,調小取苗量;秧針的穴株數調節不良,重新調整。六是產生絕株現象。取苗口夾有土、秧根,清除;取苗口調整不良,重新調整;秧針的磨損或變形,更換或校正;秧針的插秧穴株數調節不良,重新調整。七是穴株數不均勻。秧苗滑動不良,放開壓苗器,給苗箱澆水;在送苗輥上纏有秧根,清除秧根。八是各行秧苗減小量不均勻。取苗口調整不良,重新調整;秧針的插秧株數調節不均勻,重新調整。九是手扶插秧機4行插秧深度不一致,3個浮板后固定架孔位不一致,重新調整;液壓閥松動,按要求緊固。十是秧針碰取苗口。秧針的穴株數調節不良,重新調整;秧針變形,校正或更換;插植曲柄、搖動曲柄的緊固螺母松動,按正確位置緊固;苗箱支架(左右)的調整不良,重新調整。
5參考文獻
[1] 程三六,朱德文,陳永生,等.我國水稻機插育苗技術現狀與發展[J].科技創新導報,2007(34):247-248
[2] 于慶華,黃海鶯,陳麗君,等.水稻機插秧苗硬地育苗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08(2):20-22.
[3] 高運杰,郭林.水稻機插本田肥水管理技術[J].現代化農業,2008(2):20-21.
[4] 施大生.水稻機插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福建農機,2007(2):23-24.
文章標題:水稻機插秧技術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3383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