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機械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19 09:52 熱度:
摘要:氣動調節閥是火電廠中普遍使用的儀表之一,調節閥是調節系統中的重要部分,是生產過程自動化的“手腳”。本文主要分析了氣動調節閥在工作中的常見故障,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同時,還對調節閥的日常檢修維護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氣動調節閥,常見故障,日常維護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企業生產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氣動調節閥因其實用性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它具有有結構簡單、動作可靠、性能穩定、價格低廉、維修方便、防火防爆等特點,不僅能與氣動調節儀表、氣動單元組合儀表配用,而且通過電-氣轉換器或電-氣閥門定位器還能與電動調節儀表、電動單元組合儀表配套。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系統的質量,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化工控制系統,調節閥作為自動調節系統的終端執行裝置,接受控制信號實現對化工流程的調節,它的動作靈敏度直接關系著調節系統的質量。以下就氣動調節閥工作中的常見故障和日常維護展開討論。
一、氣動調節閥的常見故障分析
1、調節閥不動作
首先確認氣源壓力是否正常,查找氣源故障。如果氣源壓力正常,則判斷定位器或電/氣轉換器的放大器有無輸出;若無輸出,則放大器恒節流孔堵塞,或壓縮空氣中的水分聚積于放大器球閥處。用小細鋼絲疏通恒節流孔,清除污物或清潔氣源。
如果以上皆正常,有信號而無動作,則執行機構故障或閥桿彎曲,或閥芯卡死。遇此情況,必須卸開閥門進一步檢查。
2、閥動作遲鈍
如果閥桿往復行程動作遲鈍,則閥體內或有黏性大的物質,結焦堵塞或填料壓得過緊,或聚四氟乙烯填料老化,閥桿彎曲劃傷等。若閥桿單向動作時運動遲鈍,則是氣室或氣路管有漏氣現象,檢查試漏并修復。如果閥桿正常,應首先使閥桿全行程上下移動幾次,讓介質沖出閥內結焦物及黏性大的物質,否則將閥解體,清理內部,并檢查填料是否老化。
3、閥泄漏量大
如果閥不能到達全閉的位置,則可能由介質壓差大執行機構輸出力不夠或閥體內有異物,或全行程不夠而引起閥泄漏量大。閥內有異物,應使閥桿上下移動幾次,即可解決問題,否則需解體處理。對于全行程不夠,首先考慮調整定值器零點和量程,否則應縮短(或延長)調節閥閥桿,使調節閥長度合適。
若閥全閉時泄漏量大,則可能是由閥芯與閥芯密封面腐蝕或閥座與閥體連接松動。主要原因是調節閥生產過程中鑄造、鍛造缺陷。打開閥體,研磨閥芯和閥座,使其配合密切。如果閥芯和閥座使用壽命較短,應更換閥內件,選擇具有表面鍍層(司太萊合金)的閥內件。
4、調節閥振蕩和噪聲大
當調節閥的流通能力選取值過大時,造成調節閥前后壓力比較大,當調節閥的彈簧鋼度不足時,就產生閥體的振蕩。當流體流經調節閥,如前后壓差過大就會產生針對閥芯、閥座等零部件的氣蝕現象,使流體產生噪聲。
對輕微的振動,可增加剛度來消除。如選用大剛度彈簧,改用活塞執行結構。管道、基座劇烈振動,通過增加支撐消除振動干擾。調節閥經常工作在小開度造成的振蕩,則是選型不當。流通能力值選大了,必須重新選擇流通能力值合適的調節閥,以克服調節閥工作在小開度而引起的振蕩和噪聲。
5、填料及連接處泄漏
由于填料的塑性,會產生徑向力,并與閥桿緊密接觸,但這種接觸是并不均勻。調節閥在使用過程中。閥桿同填料之間存在著相對運動。在使用過程中,隨著高溫、高壓和滲透性強的流體介質的影響,調節閥填料函也是發生泄漏現象較多的部位。造成填料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界面泄漏,對于紡織填料還會出現滲漏。閥桿與填料間的界面泄漏是由于填料接觸壓力的逐漸衰減,填料自身老化等原因引起的。
為使填料裝入方便,在填料函頂端倒角,在填料函底部放置耐沖蝕的間隙較小的金屬保護環(與填料的接觸面不能為斜面),以防止填料被介質壓力推出。填料函各部與填料接觸部分的金屬表而要精加工,減少填料磨損。填料選用柔性石墨,因其具有氣密性好、摩擦力小、維修容易,壓蓋螺栓重新擰緊后摩擦力不發生變化,不受內部介質的侵蝕,與閥桿和填料函內部接觸的金屬不發生點蝕或腐蝕。
二、氣動調節閥的日常維護措施
調節閥由于直接與工藝介質接觸,其性能直接影響到系統質量和環境污染,所以對調節閥必須進行經常維護和定期檢修,尤其對使用條件惡劣和重要場合更應重視定期檢修維護工作。而在日常維護中,應特意留意容易出現問題的部分,對常見故障產生的環節要加大檢測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1、調節閥定期檢修時,應重點留意以下幾方面:
(1)對于使用在高壓差和腐蝕性介質場合的調節閥,閥體內壁、隔膜經常受到介質的沖擊和腐蝕,應重點檢查耐壓、耐腐情況。
(2)同定閥座用的螺紋,內表面易受腐蝕而使閥座松動,應重點檢查此部位;對高壓差下工作的閥還應檢查閥座密封面是否被沖蝕、汽蝕。
(3)閥芯受介質的沖刷、腐蝕最為嚴重,檢修時要認真檢查是否被腐蝕、磨損,特別是在高壓差情況下閥芯因汽蝕現象磨損更為嚴重。
(4)檢查膜片、“O”型圈和其它密封墊是否裂化或老化。
(5)應注意聚四氟乙烯填料、密封潤滑油脂是否老化、配合面是否被損壞,必要時應更換。
2、日常巡回檢查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檢查膜片是否漏氣:
(2)檢查閥位指示器和調節器輸出是否吻合:
(3)定期清除氣源管道內的鐵銹和污物:同時對調節閥要經常檢查氣源,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檢查填料是否在滲漏,兩邊接管法蘭及閥體上下蓋法蘭是否滲漏。當調節閥采用石墨-石棉為填料時,大約三個月應在填料上添加一次潤滑油,以保證調節閥靈活好用。
(5)定期校驗,檢查閥門開度是否與輸出一致。觀察閥桿上、下移動是否有跳動現象以及行程有否變化。
(6)建立調節閥臺帳,記錄每一次故障處理的情況,總結經驗。以便對調節閥的故障原因進行分析。
3、氣動調節閥的主要故障元件
(1)閥體
要經常檢查閥體內壁的受腐蝕和磨損情況,特別是用于腐蝕介質和高壓差,空化作用等惡劣工藝條件下的閥門,必須保證其耐壓強度和耐腐、耐磨性能
(2)閥芯
因為閥芯起到調節和切斷流體的作用,是活動的截流元件,因此受介質的沖刷、腐蝕,顆粒的碰撞最為嚴重,在高差壓空化情況下更易損壞,所以要檢查它各部分是否破壞、磨損、腐蝕,是否要維修或更換。
(3)閥座
閥座結合面是保證閥門關閉的關鍵,它受腐蝕的情況也比較嚴重,而且由于介質的滲透,使固定閥座的螺紋內表面常常受到腐蝕而松動。要檢查閥桿與閥芯,推桿的連接有無松動,是否產生過大的變形、裂紋和腐蝕。
(4)填料
檢查聚四氟乙烯或其他填料是否老化、缺油、變質,填料是否壓緊;墊片及“0”形圈等零件不能裂損,老化。
三、結束語
通過對氣動調節閥故障原因分析,采取適當的處理、改進辦法,將大大提高調節閥的利用率,降低儀表故障率;同時,在日常的檢修維護工作中,針對故障產生的環節及容易引起故障的部件應加大力度檢測,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企業流程工藝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降低能源消耗。
參考文獻:
[1] 吳國熙.調節閥使用與維修[M].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
[2] 趙永峰.氣動調節閥常見故障診斷[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1(1).
[3] 丁長云.氣動調節閥的維護修理及故障處理[J].化學工程與裝備,2008(11).
[4] 張魯濱,李靜,吳志欣.氣動調節閥故障原因分析[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0(1).
文章標題:氣動調節閥的常見故障處理及日常維護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xie/1492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