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9-25 09:37 熱度:
摘 要:公路路網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土資源流失,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本文通過省道改建過程中對水土流失保護所采取的工作措施,加以分析和總結,闡述了水土保持對公路路網建設的的意義。
關鍵詞:公路建設,水土保持,分析
隨著我省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省內路網項目(包括公路改擴建項目)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公路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帶動了地區的經濟發展、為老百姓提供出行便利,而且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原動力。但是,公路建設的同時又會占用大量土地、破壞植被、產生水土流失,這將給所在區域產生很多環境影響。通過分析項目實施中采取各類防止水土流失的保護措施,及時發現問題、指導施工,從而減少項目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因此,將開展公路路網項目水土保持工作與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相互協調,對公路路網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以安徽省314省道改建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為例,在對工程建設占用的土地資源、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措施及實時監測方法等基礎上,分析水土流失影響因素,為業主、設計、施工等單位提供了重要依據。
1、工程概況
本項目起點為安徽當涂縣城北接205國道,自西往東,途經圍屏、薛津、丹陽,至博望東入江蘇省境內與江蘇314銜接,是馬鞍山市重要的東向出口公路。目前,314省道技術等級為二級,路基寬度以18米為主,瀝青混凝土路面;改建后項目全長40.890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為33.5米,本工程水土流失影響區包括主體工程、取土場、臨建工程等,工程總占地376.5hm2,估算工程直接影響區面積約71.64 hm2。項目區土壤主要為黃棕壤、棕紅壤、水稻土、潮土、粗骨土,土壤主要侵蝕類型為水蝕,侵蝕強度為微度,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為300t/km2·a 。水土流失防治目標值:①、擾動土地整治率95%,②、水土流失總治理度88%,③、土壤流失失控比1.0,④、攔渣率95%,⑤、林草植被恢復率97%,⑥、林草覆蓋率22%。
2、水土保持工作措施及分析
水土保持工作按照“三同時”制度進行,本著先全局、后局部,先重點、后一般的態度,不重不漏、輕重緩急,區別對待。過程管理中采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機結合,點、線、面上水土流失防治相輔,充分發揮工程措施控制性和時效性,保證在短時期內遏制或減少水土流失,再利用土地整治和林草措施涵水保土,實現水土流失徹底防治,本項目水土保持有以下六個防治區:①路基防治區:城區段、一級公路段;②橋涵防治區;③交叉工程防治區;④取土場防治區;⑤施工營地防治區;⑥施工臨時道路防治區。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2.1、工程措施:對工程占地范圍內宜進行表土剝離的區域采取表土剝離措施,設中央分隔帶縱向集水排水、路基排水涵管、沉沙池等排水措施。對邊坡一般修建漿砌或拱形護坡,并配排水工程;路塹高邊坡及棄土場等應修建擋土墻等。施工中根據具體情況,通過方案比選,選擇合適的工程形式。
2.2、植物措施:對路緣、中央分隔帶、邊坡等地方,采取植物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植物措施主要包括:植物防護工程、植物恢復工程及綠化美化工程等。本工程采用灌木、草皮(意楊和狗牙根草)防護,對取土場、施工區和便道,根據設計恢復農田或種植林草。
2.3、臨時措施:路基施工中填方路肩邊緣順路肩設置擋水土埂、邊坡排水和臨時苫蓋以及表土剝離臨時堆土攔擋、防護措施;對占地范圍內設臨時堆土攔擋、臨時排水、沉沙措施;對取土場臨時堆土區設置編織袋裝土攔擋及排水溝;為確保取土場坡面穩定,取土場結束后對坡面夯實,以免造成塌方,取土深度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以便將來恢復為林地。對剝離表土進行暫存,四周采用編織袋裝土攔擋,在其表面撒播草籽進行防護。本工程臨時占用的施工營地周邊開挖臨時簡易排水溝,內壁夯實,并與現有溝渠順接。排水溝不能直接與現在溝渠相連的,應在其間設置沉沙池。施工場地裸露地表在雨水沖蝕下極易造成水土流失,需在其表層鋪一層碎石。為防止坡面徑流對路面沖刷,根據施工臨時道路所處的地形條件,設置簡易排水溝。簡易排水溝開挖土方用于道路平整。
2.4水土流失監測:測時段從施工準備期開始,至設計水平年結束,監測期共四年。監測內容包括: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狀況監測,水土流失動態變化監測,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監測三個方面內容。
公路路網項目水土流失,主要是因修繕路基等施工活動中擾動了地表巖土結構,不同程度改變了原有地表水循環途徑,對沿途生態環境、生產環境、沿線居民的生活環境、公路自身安全以及沿線景觀造成了負面影響。水、重力、風等外營力和人為破壞是主要破壞因素,而人類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大量砍伐地表植被、大面積開挖土石方、棄土棄渣等活動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導因素。
3、結語
公路路網建設水土保持工作要本著“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治理的”的原則,及時投入專項保護治理資金。從工程的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營階段,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水土保持方針,通過各類防治措施強化“人”的管理,從而保證公路建設的順利進行和公路的安全使用,更好地促進經濟建設和造福百姓。
參考文獻:
[1] 卜崇峰;馮偉;余海龍;張興昌;;公路水土保持技術理論研究進展[A];中國水土保持[C];2008年第9期
[2] 牛蘭蘭;丁國棟;趙方瑩;;公路建設項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初探[A];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C];2007年2月
[3] 高強;鄒翔;趙健;;淺談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設計[A];節能環保 和諧發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三)[C];2007年
文章標題:公路路網項目水土保持工作措施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1336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