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排煙的問題
高層的火災事故中,絕大多數的人員傷亡都是因煙氣窒息、中毒,在不具備自然排風條件的封閉樓梯間要設計在樓梯入口處設置陽臺或者凹廊。保證在發生火災時能排除煙,降低人員的傷亡。現在設計中為了提高使用面積,采取消防電梯與居住用電梯合用,消防電梯前室與防煙樓梯前室合用,采用常閉防火門。
(五)防雷擊的問題
高層建筑防雷系統應該按照“綜合治理,整體防御,突出重點,多重保護”的原則,充分利用高層建筑物的結構,將防雷措施做好,進行治理。找齊高層建筑物的頂端和其他易受
雷擊的部位裝設避雷針或者避雷帶、避雷網。利用結構中的主鋼筋作引下線,利用整個鋼
筋混凝土基礎作接地裝置。在建筑物周圍用扁鋼做避雷帶。為了防止靜電感應產生火花,
建筑物內的金屬物體和突出屋面的金屬物均要接地。
高層建筑風格的發展歷程
20世紀60年代人們對“以物為中心”的設計理念進行反思,逐步認識到建筑設計的核
心是為“人”服務,自此高層建筑設計理念發生了巨大轉變。建筑形體在強調對材料和結構的率真表達的同時,也重視建筑的語義表達;同時注重強調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和與城市文脈的整合,建筑人文化設計理念開始深入人心。高技派、后現代主義、晚期現代主義、生態建筑、可持續性建筑等各種建筑流派和思潮,都是建筑人文化設計理念某些觀念的具體體現。
如貝聿銘設計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廈都十分重視建筑的語義表達,香港中國銀行“芝麻開花節節高”的隱寓則是通過有意識地強化結構支撐構件而實現的。諾曼•福斯特設計的香港匯豐銀行表現了“材料———結構———設備”的高技風格,同時,采用懸掛結構體系實現大樓底層完全敞開,與樓前的皇后廣場連成一片,充分體現了建筑與城市文脈的整合意識。理查德•邁耶設計的美國步里奇波特中心,極力追尋建筑的尺度與形態同城市的整體結構相適應。為表示對相鄰的巴納姆博物館的尊重,其體量打散處理,形成一個輪廓線豐富、由低矮和中等高度體量組成的連續體。這與世界貿易中心大而失度的體量形成鮮明的對比,探究其深層次原因是設計理念的差異所致。
高層建筑已走過百年的發展歷程,其風格是不斷變化的,任何風格的建立和興起,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意義,也有它的局限性和負面效果。探究高層建筑風格的發展變化的深層原因,可以看到高層建筑設計理念的更新是推動建筑風格變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視對高層建筑設計理念的探討,進一步完善高層建筑設計理念是推動高層建筑設計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結語
高層建筑影響一座城市環境的平衡,集中注意高層建筑對環境質量的責任,對城市及周圍的影響,這和建筑本身的功能方案一樣,對設計者都是根本的問題。高層建筑設計必須用協調其形聲的方法以嘗試保持最少的環境干擾性。高層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廈,創造著城市引人注意的輪廓線,它們限定著創造城市活動場所的公共空間,為城市中人們的活動提供布景。
高層建筑是城市空間的元素,優秀的高層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間的明星建筑而是能一個創造人性的場所,又融入文脈的關系,不去破壞城市空間的和諧。優秀的高層建筑要考慮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眾利益為追求的目標。我們必須在高層和城市的發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創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觀和適合人們生活的環境,才能沿著可持續發展的道理健康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鄒一揮.現代高層建筑設計[J].華中建筑,2005(4).
[2]國外高層建筑抗風譯文集.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編,1996.
[3]劉建榮.《高層建筑設計與技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雷春濃.《高層建筑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劉順校周湘津《高層建筑設計》.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