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5-10 08:03 熱度:
摘要:本文結合當前人們關注的電網無功補償問題,重點分析、比較了配電網常用無功補償方案特點,對于電容補償的投切方式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并通過對無功補償應用技術的分析,提出了配電網無功補償工程應注意問題和相關建議
關鍵詞:無功補償,功率因數,補償方式,接觸器投切,降損節能,補償控制器,濾波
引言:電網中的變壓器、電機、感應加熱器、線圈等感性負載的電流滯后產生的磁場反向能稱為無功功率。電力的輸送也會產生大量的無功功率,無功功率導致增加電能消耗及用電成本、增大電網功率損耗和引起電網壓降、降低輸電效率、增加變壓器損耗及配電電纜的尺寸,引發瞬變、暫態、波動、畸變、下凹等。
我國配電網的規模巨大,因此配電網無功補償對降損節能,改善電壓質量意義重大。因此無功補償是電力部門和用戶共同關注的問題。合理選擇無功補償方案和補償容量,能有效提高系統的電壓穩定性,保證電網的電壓質量,提高發輸電設備的利用率,降低有功網損和減少發電費用。
合理的選擇補償裝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減少網絡的損耗,使電網質量提高。反之,如選擇或使用不當,可能造成供電系統,電壓波動,諧波增大等諸多因素。
1、無功功率補償的作用
1.1改善功率因數及相應地減少電費
根據國家水電部,物價局頒布的“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規定三種功率因數標準值,相應減少電費:
(1)高壓供電的用電單位,功率因數為0.9以上。
(2)低壓供電的用電單位,功率因數為0.85以上。
(3)低壓供電的農業用戶,功率因數為0.8以上。
根據“辦法”,補償后的功率因數以分別不超出0.95、0.94、0.92為宜,因為超過此值,電費并沒有減少,相反初次設備增加,是不經濟的。
1.2降低系統的能耗
功率因數的提高,能減少線路損耗及變壓器的銅耗。
設R為線路電阻,ΔP1為原線路損耗,ΔP2為功率因數提高后線路損耗,則線損減少
ΔP=ΔP1-ΔP2=3R(I12-I22)
比原來損失減少的百分數為
(ΔP/ΔP1)×100%=1-(I2/I1)2•100%
式中,I1=P/(U1cosφ1),I2=P/(U2cosφ2)補償后,由于功率因數提高,U2>U1,為分析方便,可認為U2≈U1,則θ=[1-(cosφ1/cosφ2)2]•100%
當功率因數從0.8提高至0.9時,通過上式計算,可求得有功損耗降低21%左右。在輸送功率P=UIcosφ不變情況下,cosφ提高,I相對降低,設I1為補償前變壓器的電流,I2為補償后變壓器的電流,銅耗分別為ΔP1,ΔP2;銅耗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即
ΔP1/ΔP2=I22/I12
由于P1=P2,認為U2≈U1時,即I2/I1=cosφ1/cosφ2
可知,功率因數從0.8提高至0.9時,銅耗相當于原來的80%。
1.3減少了線路的壓降
由于線路傳送電流小了,系統的線路電壓損失相應減小,有利于系統電壓的穩定(輕載時要防止超前電流使電壓上升過高),有利于大電機起動。
1.4增加了供電功率,減少了用電貼費
對于原有供電設備來講,同樣的有功功率下,cosφ提高,負荷電流減小,同時降低了變壓器容量,減少了投資費用,同時也減少了運行后的基本電費。
2無功補償的裝置主要有兩種,利用同步電動機補償和并聯電力電容器,在工業與民用設計中,我們經常遇到的是并聯電力電容器補償。當經技術經濟比較,確認采用同步電動機作為無功補償合理時,才可采用同步電動機作為無功補償裝置。
3就地補償與集中補償的技術經濟分析
配電網無功補償方案有變電站集中補償、配電變低壓補償、配電線路固定補償和用電設備分散補償。四種方案示意圖見圖1所示。
3.1變電站集中補償
變電站集中補償裝置包括并聯電容器、同步調相機、靜止補償器等,主要目的是平衡輸電網的無功功率,改善輸電網的功率因數,提高系統終端變電所的母線電壓,補償變電站主變壓器和高壓輸電線路的無功損耗。這些補償裝置一般集中接在變電站10kV母線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維護方便等優點。
圖1配電網常見無功補償方式示意圖
為實現變電站的電壓/無功綜合控制,通常采用并聯電容器組和有載調壓抽頭協調調節。鑒于變電站無功補償對提高高壓電網功率因數,維持變電所母線電壓和平衡系統無功有重要作用,因此應根據負荷的增長安排、設計好變電站的無功補償容量,運行中在保證電壓合格和無功補償效果最好的情況下,盡可能使電容器組投切開關的操作次數為最少。
3.2配電線路固定補償
大量配電變壓器要消耗無功,但是很多公用變壓器沒有安裝低壓補償裝置,造成的很大無功缺額需要變電站或發電廠承擔,大量的無功沿線傳輸使得配電網的網損居高難下,這種情況下可考慮配電線路無功補償。
線路補償一般通過在線路桿塔上安裝電容器實現無功補償。由于線路補償遠離變電站,因此存在保護難配置、控制成本高、維護工作量大、受安裝環境限制等問題。因此,線路補償的補償點不宜過多;控制方式應從簡,一般不采用分組投切控制;補償容量也不宜過大,避免出現過補償現象;保護也要從簡,可采用熔斷器和避雷器作為過電流和過電壓保護。
線路補償主要提供線路和公用變壓器需要的無功,工程問題關鍵是選擇補償地點和補償容量。線路補償具有投資小、回收快、便于管理和維護等優點,適用于功率因數低、負荷重的長線路。線路補償一般采用固定補償,因此存在適應能力差,重載情況下補償度不足等問題。自動投切線路補償仍是需研究的課題。
3.3配電變低壓補償
配電變低壓補償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補償方法。由于用戶的日負荷變化大,通常采用微機控制、跟蹤負荷波動分組投切電容器補償,總補償容量在幾十至幾百千乏不等。目的是提高專用變用戶功率因數,實現無功的就地平衡,降低配電網損耗和改善用戶電壓質量。
配電變低壓無功補償的優點是補償后功率因數高、降損節能效果好。但由于配電變壓器的數量多、安裝地點分散,因此補償工程的投資較大,運行維護工作量大,也因此要求廠家要盡可能降低裝置的成本,提高裝置的可靠性。
文章標題:無功補償在設計實踐中的運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880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