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底鋼筋擺放好后與板肋底筋綁扎,采用梅花綁扎法,綁扎完畢,用砂漿墊塊將鋼筋墊起,然后綁扎固定板肋的架立筋、板肋上部筋。板肋面鋼筋在綁扎中因其網片是豎向綁扎,受力面積較小,穩定性差,所以將立筋與板肋上部筋焊接起來防止網片傾斜。
4.4水、電預埋管件安裝
在綁扎板底鋼筋、板肋筋的同時,進行水、電安裝工程。水、電預埋管件應在底板筋綁扎完成后進行,上下水管及設備孔洞均需按設計位置、大小預留,不能后鑿,預留、預埋設施宜布置在樓蓋結構的實心區域、樓板肋寬或管端距范圍內,當預留、預埋設施無法避開填芯材料時可采取斷開管或鋸缺口等措施進行避讓,完工后進行封堵。
在管線交叉或特別集中處可采取換用小直徑GBF管等措施避讓。安裝時注意將預埋管、預埋線置于GBF管之間的板肋位置處,不得將其埋在GBF管的下面,避免抬高GBF管,管線盒及管線交叉點應布置在板肋處,減小其對樓蓋斷面的削弱,豎向穿板管應先預埋套管。電氣系統中僅照明管在板內布設,大直徑的動力管線均用橋架鋪設。
因樓板留孔而切斷板受力筋,則應在留孔四周板肋內加筋,加筋原則為:與GBF管平行方向,每側板肋內各加一半被切斷鋼筋且直通兩端梁內300mm,與GBF管垂直方向每側各加2準12,直通兩端梁內300mm,因樓板留孔使板受力筋無法穿過且孔寬小于300mm時,板受力筋應按1:6的彎度繞孔穿過,也可將此處板肋內受力筋按等面積代換已減少鋼筋根數。
4.5安裝GBF管芯材料
在綁扎好板底鋼筋、板肋鋼筋以后,按照結構布置放置GBF管。管壁應密實,表面不得有飛邊、毛刺、孔洞等缺陷,管外徑允許偏差為±3mm,端面平整度允許偏差5mm,整體順直度允許偏差為3‰且不大于15mm,管端距及管頂(底)厚度允許偏差為±10mm。
空心管排放應綜合考慮樓板預留孔位置,以預留孔位于空心管處、少切斷板受力主筋為原則。安裝時將GBF管用專用吊籃運至作業面,將其放置在已經綁扎好的鋼筋格中,放置時隨時檢查,若出現破損,可用塑料布、編織布及封口膠帶作修補,
孔洞較大時可先于孔內塞麻袋、塑料布之類材料,避免混凝土澆筑時進入GBF管空腔內。
布管時,要保證空心管的上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50mm,管間凈距、管端凈距、管與梁邊的凈距不小于50mm。GBF管安放需平直準確,安裝好后豎向、水平尺寸誤差均小于5mm。GBF管用墊塊墊起,以保證其與鋼筋有15~25mm的保護層。
4.6 GBF管定位控制
GBF管的定位抗浮對本工程無梁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受力性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也是本工程施工的重點和難點,為此本工程專門設計了“云梯狀”的定位鋼筋(如圖1)來固定GBF管,定位鋼筋與模板支撐系統拉結錨固,確保GBF管不會移動變位。
為防止GBF管在澆筑時因兩側混凝土壓力不平衡,發生移動,除在GBF管之間用橫向短鋼筋控制外,還可用木楔在管間作臨時定位,以保證管間肋寬準確,但木楔在澆筑后應及時拔除。
圖1定位鋼筋示意圖
管芯的上浮力大小可通過阿基米德定律來計算,即F浮=ρ混凝土gV管,然后根據浮力大小設計定位鋼筋與模板之間的拉筋。
4.7板面筋安裝
板面鋼筋的綁扎同一般的梁板結構中平板雙向筋的綁扎方法。一般從梁開始向區格中間進行綁扎,綁扎過程中嚴禁踩踏管芯材料,嚴禁將施工機具直接放置在填料上,因此綁扎上排鋼筋時,需鋪馬道以便于操作施工,上下排鋼筋間梅花形布置鋼筋拉鉤進行拉結。
4.8澆筑混凝土
樓板混凝土全部采用泵送預拌混凝土。GBF管上下只有50mm厚實心板,減去鋼筋所占位置,僅有少于40mm厚的空間,因此混凝土中的粗骨粒最大粒徑不宜超過管與樓板肋寬的1/2,坍落度一般為150~180mm。
施工時先澆梁,后澆板。澆筑板混凝土時,布料宜沿芯管縱軸單向進行,不宜沿垂直管縱軸方向作多點圍合澆筑。澆板時分兩步完成,先將GFB管肋混凝土下料至2/3高,使用插入式振搗棒仔細振搗,使GBF管下部空氣完全排出,振搗棒的直徑應小于30mm,在混凝土澆筑中采用多根振動棒,同時平行振動,確保空心管不位移。
振動棒無法插入時,須加焊鋼筋插入板下翼緣進行振搗。嚴禁振搗棒直接振搗管芯,澆筑中如振搗不實,混凝土表面會出現蜂窩麻面現象,而過量振搗則會使GBF管破裂,導致混凝土進入空腔。肋部混凝土澆筑振搗結束后,即可將剩余板厚的混凝土澆筑到設計標高。另外,GBF管一般吸水率較大,因此現場澆筑前應充分保持濕潤,保證澆筑質量。
大面積混凝土澆筑需要留設施工縫,若施工縫平行于空心管,應留設在肋部,若施工縫垂直于空心管,則把施工縫留在管端部,施工縫部位不允許出現空心管外露現象。混凝土澆筑完畢及時澆水養護,當試塊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時方可拆除模板。
5結束語
無梁現澆混凝土GBF管空心樓蓋具有減輕自重、增加樓板剛度、降低工程綜合造價、增強結構整體性能、建筑使用功能好、隔聲保溫性能好、施工便捷等優點,近十年來,在全國各地的實際應用較多。
在工程建設中根據該型樓蓋的自身特點,施工重點放在解決GBF管的定位抗浮和管底混凝土的澆筑兩個方面。通過采取相應措施后,GBF管未發生上浮和移位,管底混凝土澆筑質量亦得到保證,確保了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CECS175:2004,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