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0-09-09 09:20 熱度:
古建筑裝飾藝術代表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它對城市文化魅力的提升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博大精深且自成體系,如何汲取傳統建筑文化的精髓,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建筑,是目前城市發展建設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文化自身是伴隨歷史不斷向前發展推進的,所以必須為傳統的古建筑裝飾藝術語言賦予新生命,努力發揮其對城市文化魅力的提升作用[1]。
一、大唐不夜城的古建筑裝飾設計構思概述
大唐不夜城是在城市歷史地段與特定歷史時代環境下所設計出來的重要歷史產物,它表達了對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尊重與延續,在裝飾設計上專門采用統一和對比手法。整個建筑深受中國傳統地域文化的影響,所以它所展示出的歷史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2]。在設計構思方面,有學者曾經指出某大唐不夜城在古建筑裝飾設計方面體現出了統一性,特別是對其中的裝飾繪畫、雕塑、建筑小品等藝術創作內容都采用了統一的表現手法,但其中也不乏差異性要素。即在不斷的對比中尋求統一,在統一中尋求變化對比,如此就建立了大唐不夜城的古建筑裝飾設計原則,最后用藝術準則來衡量其設計優劣。在設計理念定位方面,它遵循新唐風創作設計風格,不但尊重歷史,尊重環境,也尊重人,在歷史區域環境保護與創造過程中,它建立了與人和諧共生的關系,或直接或間接地提升了城市發展建設魅力[3]。新唐風古建筑裝飾設計本身是尊重歷史、尊重環境的設計,它其中包含了理解、保護、創造三層含義,正如我國畫論“凡畫山水,先立賓主之位”所言,這里所講的正是中國傳統古建筑空間布局設計的基本章法。大唐不夜城緊鄰城市廣場,它所采用的“先立賓主”設計理念強調對中國傳統空間布局基本章法的優化。例如設計者在設計規劃布局過程中就首先明確了大唐不夜城中寺廟的“主”,以及不夜城的“次”這一微妙關系。當然,其中的所有建筑軸線都與寺廟古建筑平行與垂直,其在裝飾中則更加注重建筑景觀外緣的凸出凹進設計,時刻保持寺廟主軸線兩側景觀界面的連續性。其中設計了“里坊”格局,在坊內所有的建筑裝飾都采用開放性布局,在位置關系表現上相對靈活,體量較小[4]。它主要通過街巷和水流的穿插、分離、縈回激活建筑內部空間裝飾內容,整體看來是對室內外空間關系的活化,創造了更多靈活多變的景觀界面內容。它在建筑空間裝飾中采用了剛柔并濟、虛實相生的設計理念讓大唐不夜城變得更有人情味兒和文化底蘊,整體看來休閑功能表現更強[5]。
二、大唐不夜城的古建筑裝飾設計形象分析
(一)總體造型形象設計大唐不夜城的古建筑裝飾設計形象特別強化了不夜城整體設計南北軸線,特別突出空間秩序與方向感,在核心區域建設方面非常深入到位,特別突出核心區域空間秩序與方向感,也完善了現代城市功能,營造了良好的歷史文化環境氛圍,整體上特別維護不夜城特色歷史文化格局,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也保持了古樸風格。具體來講,它的裝飾設計形象內涵豐富,其中像屋頂、斗拱、柱等多種建筑裝飾符號的設計采用唐代建筑風格,并能夠與現代建筑造型相契合,主要用于不夜城的外圈建筑,與周邊唐代古城相互呼應。紅色斗拱設計,配合藍灰色系為主的玻璃幕墻,給人以一種相對明朗、高闊的感覺,表現“城”的時代感。就以屋頂梁的結構設計為例,它采用四柱結構,配合抹角梁、扒梁,直接形成了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頂部四周設計了一圈外檐結構。整體來看,主建筑遵循中國古典建筑風格特色,建筑內部包含了娛樂、購物等重要功能,目前已經成為了一體化的多功能商場。在主建筑的北側則大膽運用了帶有異國情調的建筑樣式,總體來看它的玻璃幕墻裝飾設計非常得體。它專門采用了半球形結構,在夜色中顯得晶瑩剔透,不但具有現代時尚感,也滿足了大唐不夜城的“不夜”特點。所以說該不夜城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體,體現了中國建筑師的探索精神,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財富與藝術發揮空間[6]。在整體造型空間設計方面,它參考了大量的古建筑空間布局特點,追求中軸線對稱設計的均衡感[7]。
(二)屋頂裝飾設計在屋頂裝飾設計方面,它充分借鑒了古建筑屋頂形式,在建筑頂層部分專門采用了圓形攢尖頂設計,中間部分則采用了重檐設計形式,而在建筑外立面造型上相對直觀的采用了“天圓地方”的裝飾設計理念。以屋檐、斗拱以及立柱的設計為例,其立柱采用上部砍梭柱造型,根部粗、頂部細,確保建筑設計整體看來穩定輕巧,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在屋檐設計上,出檐部分特別高挑,同時配以紅色,表現出眾。在斗拱設計上,柱頭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結構中,斗拱與梁架融為一體,所以斗拱也就成為了建筑的重要加強節點。在這一設計中,斗拱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構件,它成為了水平框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是其裝飾作用還是形制方面都表現出色[8]。
(三)橋的裝飾設計大唐不夜城在橋的裝飾設計上也沿襲了新唐風的設計風格,希望更好體現仿古建筑裝飾特色。例如設計中專門采用了朱紅與白色的組合,整體裝飾設計色彩鮮艷奪目、簡潔明快,立體美感表現突出,為新唐風設計風格的仿古建筑群整體設計提供了更多靈感[9]。
三、大唐不夜城的古建筑裝飾設計對城市魅力的提升作用
大唐不夜城的古建筑裝飾設計對城市魅力的提升作用相當明顯,它有助于當地歷史遺跡的修復、重建與遷建。目前許多城市已經建立了歷史文化風貌區,主要對這一歷史文化遺跡進行保護與二度開發,這些都或直接或間接地為城市魅力提升創造了有利空間條件。大唐不夜城在整體造型設計方面表現突出,建筑單體所采用的三段式裝飾構圖設計中無論是臺基、屋身、屋頂還是主體設計都沿用傳統形式,但其中不乏對彩畫灰塑、雀替掛落、斗拱挑檐的創新設計。這樣的建筑在城市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展示作用,體現了其作為文化展示平臺的獨特價值。大唐不夜城的裝飾設計特別強調仿古[10],古建筑裝飾是多種多樣的,它的圖案形式相當豐富繁瑣,藝術魅力極高,給人們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也非常強大。例如,“大屋頂”配合一組斗拱的結構,從整體看,形象表現突出,從局部來看又有許多細節值得玩味。這一設計并非只是運用“大屋頂”配合一組斗拱來沖擊人們的視覺,而是更加注重細節把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古建筑裝飾藝術的運用一方面是對自身歷史文化傳統的宣揚與傳承,另一方面也對市民進行文化熏陶。古建筑裝飾藝術一直在發展,合理把握其應用走向,讓城市因為這樣的建筑裝飾設計增加文化魅力。對古建筑裝飾藝術進行豐富優化,要強調地域特色,準確把握建筑的時代特征,尊重人們欣賞習慣,才能對城市魅力提升起到更大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趙紅.古建筑檔案文化價值的開發利用[J].蘭臺世界,2012(S1):78-79.
[2]鄧洪武,鄒元賓,郭曉康.渼陂古建筑的文化藝術及其價值: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三[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2):102-107.
[3]朱世學.鄂西古建筑文化研究[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15.
[4]吳洋.古建筑裝飾藝術對城市文化魅力的提升作用[J].美術文獻,2018(9):132-133.
[5]李清華.古建筑在城市發展中的保護與傳承[J].魅力中國,2015(3):288.
《古建筑裝飾藝術對城市文化魅力的影響》來源:《美與時代(城市版)》,作者:鄭浩 趙文勝 劉洪剛
文章標題:古建筑裝飾藝術對城市文化魅力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4375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