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5-09-09 14:28 熱度:
建筑裝修材料對一棟建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逐漸增大了。建筑裝飾材料的選擇是建筑裝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裝修材料對建筑設計的意義是什么呢?本文是一篇建筑科學期刊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建筑裝修裝飾材料的選擇與應用。
【摘要】建筑裝修裝飾材料是建筑行業的基礎與根本。在現代建筑裝修設計中,人們不僅從技術功能角度去選擇和應用裝修裝飾材料,也試圖通過設計風格與美感來表達設計者的設計思路與審美情趣。這是人們在滿足建筑裝修裝飾舒適安全感等基本要求后,對享受生活樂趣的又一境界追求。本文就從現代建筑裝修裝飾材料設計的藝術角度著眼,探討一下選擇不同裝修裝飾材料與建筑設計性、應用功能性之間的重要關系。
【關鍵詞】建筑裝修裝飾材料,空間,視覺效果,審美,聲環境,綠色材料
建筑裝修裝飾材料的發展史就是人類進化的發展史。從石器、陶器到鋼筋水泥,再到復合材料,人類利用自然賦予了自己生產與生活的成果和發展動力。通過對自然中各種材料特性的把握,改變了自身的生存環境。隨著21世紀智能建筑的出現,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材料對于建筑設計的重要性,它不僅要有高強度和硬度,環保美觀,還要求能適應聲、光、電等諸多高科技智能技術的要求,所以對現代建筑裝修裝飾材料的選擇與應用已經非常不一般。
一、裝修裝飾材料對建筑設計的意義
進入21世紀,現代建筑設計時代更追求簡約大方,有些表面質感、肌理和構造都非常普通的裝修材料,經過二次加工與構造再設計,不同材料的組合搭配,就能帶給人們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表現效果,而日本著名女建筑設計家妹島和世的作品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被稱為日本乃至東方建筑界的“鬼才”,其作品突破了傳統的建筑理念,但建筑整體卻并沒有采用過多復雜的造型。她的設計利用了大量的透光性材料聚酯波紋板,借助內外部燈光將建筑照射的晶瑩剔透,讓其在眾多建筑中獨樹一幟,凸顯了整個建筑現代化的流線美感,也打破了傳統東方人對建筑古板、封閉的印象,可謂是建筑設計業的奇葩。如圖1.
在現代建筑設計家的眼中,現代建筑材料并非必須使用高科技材料,像瑞士建筑師赫爾佐格就認為,利用傳統的石、木、混凝土等材料也能體現建筑的劃時代感覺,給人以前衛感受,只要你真正賦予建筑以創新精神,那作品就是有生命且與時俱進的,就會得到人們的認可。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建筑家能夠化腐朽為傳奇,這就是擁有現代建筑設計藝術的大師們所秉持的精神理念,他們將裝修裝飾材料用活,真正做到了點石成金[1]。
二、裝修裝飾材料與建筑內部環境
上文我們提到,現代建筑設計要契合聲、光、電的多樣性智能化要求,所以人們也按照這些新要求來研究和制作材料,以符合現代化建筑設計需求。
(一) 裝修裝飾材料與建筑內部聲環境
人耳能夠承受的最大分貝是120dB,如果達到140dB,耳朵就會有疼痛的感覺,所以人耳的最佳聲音分辨能力應該在60dB[2]。現代建筑材料的一大考慮要素就是吸聲性。當聲波按照一定角度投射到建筑材料表面時,材料的微孔就會將這些聲波分散并轉化為內部空氣的振動,而微孔表面的空氣運動摩擦與粘滯阻力也能夠消耗聲能。考慮到不同聲音的聲波有不同的波長與頻率,所以不同建筑材料對不同聲波的吸聲性也不同。一般材料表面具有一定深度且大量開口連通中空時,就會具有較強的吸聲能力。
根據聲音的傳播特點與原理,目前較為常見的吸聲材料普遍具有大量的氣孔,比如各種纖維材料,巖棉、礦棉等等或木質纖維有機材料,這些材料能夠將外來的聲波轉變為材料內部的振動,再通過建筑的減振能力來消除振動,從而徹底達到隔音的效果。
在結構吸聲方面,一般則分為兩類。一類是薄膜共振的吸聲結構,它利用塑料薄膜與背層封閉的空氣層形成共振系統,從而達到降低聲音的效果。比如抹灰吊頂天花板、玻璃窗或架空木地板等等都有較強的吸聲能力,尤其是對低頻聲波吸收效果更好。還有一類是通過空腔共振來吸收聲波,這種吸聲結構具有中空封閉但附著空腔的特點,它通過無數帶有深度的小孔來與聲場空間相連,當聲波進入小孔后,就會被封閉于中空空氣層之中,最終化解。比如穿孔石膏板,包括金屬與膠合板混搭的復合材料都有這種吸聲結構[3]。
(二) 裝修裝飾材料與建筑內部光環境
無論是傳統建筑還是現代建筑,都注重建筑的內部采光,所以建筑內部光環境的表現與應用是建筑設計的重要環節,現代建筑通過裝修裝飾材料材質的自身色彩及與光融合的效果來體現對光環境的適應與調節。
光環境屬于物理環境,它和裝修裝飾材料的物理環境是可以結合的。由于光環境與建筑內部環境可以形成一個自然的循環體系,所以建筑設計師應該考慮運用什么樣的材料才能滿足建筑的物理需求、使用者的生理需求以及對美學方面的美感追求。使用不同鏡面的反光材料能達到不同的美感效果,如各種類型的鏡子能反射裝修材料的表面質感,容易營造美輪美奐的意境;類似金屬鏡面反光材料則更能營造模糊的環境感覺,就像將建筑鍍上一層濾鏡,使得原有建筑材料的質感變得更加華麗;亞光類裝修材料讓人感覺自然柔和,它比較適合于大面積的裝飾環境中。透明及半透明材料的使用則更讓空間晶瑩剔透,例如以大面積玻璃作為建筑表面的玻璃墻建筑,讓整個建筑在周圍環境中顯得獨樹一幟,極富現代感。
(三) 裝修裝飾材料與建筑內部濕度環境
木質建筑內,木材通過吸收和釋放水分來調節室溫。所以木材表面與芯層受室溫的影響較大,這是由于木材本身含水率發生了變化。當室溫降低時,室內的濕度就會相對升高,這是因為此時木材開始釋放水分。而反之,在室溫較高環境下,木材的吸濕能力就會降低,無法對室內空間進行調濕[4]。但是,由于木材屬于多孔性裝修裝飾材料,它的導熱能力不強,木質結構的墻體不會將過高的室外溫度引入室內,對高溫具有一定的緩和阻隔作用,所以在炎熱的夏天住進木質建筑內會感覺到舒適涼爽。
總結:可以說,隨著現代城市工業的迅猛發展,人們在修繕建筑時考慮更多的往往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是否能創造更多利益的商業需求,而忽視和冷漠了自身的情感需求。由于建筑裝修裝飾材料的規模量產單一化,也很難在城市中看到讓我們眼前一亮的建筑形式,這些都是商業利益社會環境下人們缺失的對生活品質與內心藝術渴望訴求的表現。本文所探討的一些建筑裝修中材料選擇與應用的話題,就是希望能激起現代人的一些共鳴和感觸,讓人們能在對未來的建設與構想中更多一些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渴望,而不僅僅為了生存卻忽略了建筑裝修這門存在于我們身邊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陳明.淺談住房建筑裝修裝飾材料的選擇與應用[J].門窗,2013.36-39.
[2] 陳嘉楨.建筑室內外裝飾材料的選擇與應用[J].建筑技術,2002.111-112.
[3] 趙斌.裝飾的魅力――現代建筑環境裝飾材料設計藝術與表現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39-42.
[4] 周正.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木材干燥過程含水率分布模型研究[D].建筑技術,2014.13-14.
建筑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浙江建筑》始終遵循“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理論與實踐密切聯系,面向生產,注重運用,圍繞我省經濟建設的中心任務不斷開拓創新,推動我省建設科技進步”的辦刊宗旨。刊物內容重點宣傳黨和國家關于建設科技創新工作的方針政策,介紹建設領域各行業的科學研究新課題、新成果,交流和推廣建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工程項目實踐的新經驗等。
文章標題:建筑科學期刊投稿建筑裝修裝飾材料的選擇與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2797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