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18 13:49 熱度:
摘要:隨著“知識工程”“共享工程”等文化工程的推進,很多街鎮設置了市、區(縣)公共圖書館分館。目前我國人均擁有圖書的數量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街鎮建設獨立運作的公共圖書館不僅是滿足基層群眾公益閱讀的需要,而且是提高我國居民人均擁有圖書數量的需要。長遠來看,也是市、區(縣)公共圖書館外延服務發展到一定時期需要做出調整的必然結果。
關鍵詞:中國期刊論文網,街鎮,獨立運作,公共圖書館
作者簡介:李鶯鶯 (1981―),廣州圖書館館員。
“街鎮”一詞雖然合用,但是就中國目前的行政區劃來說,“街”主要指城市中心的街道、社區,“鎮”主要指城郊或農村的鄉鎮。很多街鎮現在并不缺乏所謂的圖書館,諸如市、區(縣)圖書館分館、流動圖書館、汽車圖書館、鄉村文化室、農家書屋等,只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其作用,需要對已有的閱讀資源進行重組與利用。 翻閱查找有關街鎮圖書館的論文、著作等文獻資料,發現這些資料多集中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即改革開放的初期。有的論文指出:它們有的雖名為圖書館,實際上是書店或書攤,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圖書館,不具有公益性質。進入21世紀,有關街鎮圖書館的論述少了,主要是因為關街鎮圖書館在名稱上被各大公共圖書館分館或農家書屋所替代。最近幾年,街鎮公共圖書館又被重新提起,并有不少地方出臺了地方性公共圖書館法規、條例來保障街鎮一級公共圖書館運作。這一舉措并非偶然,是長期以來基層群眾對公共圖書館的內在公益閱讀需求及市、區(縣)公共圖書館外延服務發展到一定時期需要做出調整的必然結果。 1基層群眾應該公平享有在街鎮一級公共圖書館閱讀的權利 《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三條指出,公共圖書館是指由各級人民政府設立,或者由社會力量捐資興辦,具有文獻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存儲、研究、傳播和服務等功能,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公益性服務機構。此定義明確了公共圖書館存在的要義:公益與公平,街鎮一級公共圖書館毫不例外地要滿足此兩個要義。但是長期以來,基層群眾卻很難享受到此要義帶來的實效,公益性難落實,公平性難保障。
1.1經濟文化高速發展,基層群眾基本的公益性文化閱讀需求得不到滿足
1.1.1經濟文化發展的兩個重要時期,基層公益性文化閱讀服務極度匱乏。不同時期,人們對閱讀、文化教育的需求不同,這主要是同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適應。新中國成立后的六十幾年,基層群眾閱讀與受教育的水平在逐步改善,公共閱讀的發展歷程在兩個時期最具特點。第一個時期是20世紀50年代。這是經濟復蘇時期,人民面臨著溫飽問題,文化知識貧乏,對閱讀的需求不多,很多人尤其是廣大農民,把閱讀作為識字的途徑,閱讀的書籍也很簡單,大多是一些基礎教科書或掃盲識字課本。所以在基層,真正發揮圖書館職能的是文化館、文化輔導站以及國營或個體書店,它們的職能主要是配合人們的需求提供具有教育功能的書籍。此時期雖是新中國文化發展相對寬松的第一個時期,人們有機會接觸到圖書,但是這些書并沒有免費供大眾借閱,還需要付小部分的費用。街鎮圖書館再次被人們提及則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歷了文化動蕩的洗禮,撥亂反正后人們對文化知識的渴求比先前更為強烈。與此同時,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脫貧致富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需要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于是各種類型的書店、書攤便應運而生,書籍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此類書店的經營模式是可買可租[1],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經濟發展后富裕起來的人們對豐富多元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文化下鄉”工程對提高人們的閱讀認識水平也起過一定作用,但這些措施均沒能從公益性層面滿足基層群眾普遍的閱讀需求。
1.1.2公益性文化閱讀機構設施落后,發展滯后,無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追求。上述經濟文化發展的兩個重要時期,承擔基層群眾基本文化訴求的具有公益性質的圖書館、文化館等機構,在基層不是沒有設置就是雖有設置卻鮮有人問津。在沒有設置公益性質的圖書館、文化館的地方,作為普通民眾,想要進行免費閱讀可以說是一種奢望;而有些區(縣)館之所以讀者較少,主要原因是其藏書更新慢,甚至由于缺乏資金,一年或幾年也沒有采購新書,自然無法和市面上靈活經營的書店競爭,慢慢地就不為人所知了。而無論是國營的書店還是私營的書攤,它們都不是圖書館,即使其經營者有向圖書館轉變的想法,但迫于經濟壓力、制度約束,不可能直接轉型為圖書館。所以雖然具有公益性質的公共圖書館一直存在,但是它們的發展速度無法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同高速發展的經濟相比有些滯后。
1.2基層群眾平等享有公益性閱讀服務的權利得不到保障
1.2.1基層群眾文化閱讀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難以保證。進入32世紀以來,隨著國家文化政策的推進,共享公共文化資源的呼聲越來越高,廣大民眾積極爭取平等享有公共文化閱讀的權利。尤其是1997年“知識工程”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閱讀社會”目標以后,社區街道開始設置圖書館分館、流動圖書館、汽車圖書館等公益性閱讀機構;在鄉鎮,伴隨著“文化下鄉”“送書下鄉”等公益性惠民舉措而設立起來的有農家書屋、中小學圖書館等機構。這些舉措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基層群眾的閱讀需求,增加了每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圖書的數量。但是這些公共文化閱讀服務方式,只提供現成文獻資料,在采購之前難以做到周到考慮或詳細調查某個社區、街道人們具體的閱讀需要,缺乏針對性與專業性,難免流于形式。同時,“送來”的書籍資源不僅數量有限,而且多是被下架或遭剔除的,杯水車薪且良莠不齊。
李鶯鶯:街鎮建設獨立運作公共圖書館的必要性研究李鶯鶯:街鎮建設獨立運作公共圖書館的必要性研究1.2.2街鎮公共圖書館財政投入缺乏保障。街鎮一級公共文化投入一直較為薄弱,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到改革開放后的八九十年代,一直沒有專項資金保障其獨立運作。即便是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的今天,市、區(縣)公共圖書館只在人口相對集中的社區街道或經濟發展條件相對好一點、發展較有特點的鄉鎮設置有分館或流動圖書館、汽車圖書館等對口支援服務點。正是這種對服務點的選擇,造成了新的閱讀不平衡,居住在不同區域的人,所享受公共閱讀服務的質量存在很大差別。所以,雖然每個人都平等享有公共閱讀服務的權利,但如果沒有切實的政策保障及硬性措施的推進,區域文化發展不平衡性只會加強。2市、區(縣)公共圖書館在街鎮設立分館等延伸服務方式需要調整 目前,市、區(縣)公共圖書館在不少街鎮設置有服務點,它們對提高廣大基層群眾的閱讀認識水平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自不待言,但是這種外在輸入式的服務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基層群眾公共文化閱讀數量和質量的問題。同時,市、區(縣)公共圖書館街鎮設立分館等外在服務方式發展到目前階段,其固有的各種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亟待解決。 2.1不同層級公共圖書館的功能定位需明確
2.1.1不同層級公共館的行政隸屬關系需要統一。公共圖書館現已基本形成了市、區(縣)、街鎮三級圖書館服務網絡,但行政隸屬關系不統一,各自為戰,各有所屬。以廣州市各級公共圖書館為例,市、區圖書館由廣州市文廣新局管轄,市、區圖書館分館是由市、區圖書館管轄,而大部分由社區文化室發展而來的社區圖書館又由街道的文化站管轄,部分建在文化站內的區圖書館分館由文化站與區館共同管轄,形成了多頭管理、多頭均不管的混亂現象。[2]這種現狀亟須厘清,以實現逐級的單向隸屬。同時,對街鎮公共圖書館來說,實現自身機構設置上的獨立后,對轄區內讀者的服務才會更有針對性,更接地氣,從而形成一種規范而普遍的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機制。
2.1.2不同層級公共圖書館應該各謀其職,各司其職。市、區(縣)公共圖書館對街鎮圖書館的發展有指導和協調的職能,街鎮公共圖書館連接市、區(縣)館與社區館、鄉村文化室,同市、區(縣)館享有共建共享的權利,又肩負對下一層級的指導與協調職能。一級引領一級的發展,一級抓一級的建設,才能形成自上而下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體系。
2.2現有公共閱讀資源的重組與利用
目前有些街鎮已經有分館等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機構,再去建設圖書館會不會是資源重復建設,這就牽涉到在設置獨立運作街鎮公共圖書館的同時,對之前已有閱讀資源的重組與利用問題。
2.2.1城市中心街道與城郊、鄉鎮公共文化閱讀服務基礎的差別。城鎮一體化進程正逐步加快,城市和鄉鎮的差別不再那么明顯,但實際上,城區街道同農村鄉鎮由于人口聚集的密度不同,所享有的公共文化閱讀資源也存在很大差別。街道一般位于發展較為成熟的社區,因為人口集中,現有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也多設置在其附近,公共圖書館自不例外,相對來說,城市中心區的街道再設置獨立運作的公共館讀者基礎比較好。“城郊”和“鄉鎮”由于固有的因素,在經濟與文化發展上都同城市中心有差距,享有的公共文化資源少,建設獨立運作公共圖書館基礎較差,在具體的建設模式上,需要做更多的調查和更長時間的探索。
2.2.2現有公共閱讀資源的重組與利用。街鎮建設獨立運作公共圖書館,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3],一段時期內,分館等輔助公共閱讀機構依然會繼續存在,此段過渡時期街鎮公共館仍需與上級圖書館在業務上保持合作,把現有各級分館所提供的文獻及設施轉來為其所用,利用現有人員的管理逐漸實現圖書的采購、加工、管理、服務等運作上的獨立。
2.3地方性公共圖書館法規、條例的落實問題
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不少地方性公共圖書館法規條例來保障公共圖書館的運作,但在基層,公共圖書館落實效果卻不甚理想。為此仍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首先,繼續落實公共閱讀服務的公益性。此一點尤其在鄉鎮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上需明確,對那里的老人和兒童等弱勢群體而言,些微的金錢支出或許就扼殺了其求知閱讀的愿望,所以街鎮建設獨立運作公共圖書館首要保證其借閱免費。其次,服務需同質化。需要根據公共圖書館的覆蓋面積、服務半徑等要素,去為所有人提供就近、便捷、同質的服務[4],保證人口不密集的社區街道,經濟發展不好的鄉鎮,同質享有公共文化閱讀服務的權利與機會。最后,經費投入需持續。這和公共圖書館公益性目的相輔相成,只有從財政制度方面保證每年有固定甚至是增長的圖書采購經費,有固定編制的人員來完成每一環節的任務,人力物力持續穩定,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街鎮圖書館獨立運作下去。3國內外在街鎮一級建設公共圖書館方面的實踐探索與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體系的構筑3.1國內東南沿海地區街鎮圖書館已率先發展
街鎮建設獨立運作公共圖書館不僅有理論的架構,經濟發展較好的街鎮已經在逐步實施,并且運行效果頗佳,其先行的發展探索可以作為示范,嘗試推廣,如天津市塘沽區街道館[5]采取的“民辦公助”的辦館方針,解決了街鎮公共圖書館經費得不到保障的難題;上海街道鄉鎮圖書館[6]的與時俱進精神,以評估促發展的策略,使鄉鎮圖書館呈現新風貌;東莞市厚街鎮圖書館[7]提升讀者服務能力的可行性政策等。雖然這些街鎮圖書館實際上是市、區(縣)公共圖書館分館網點,但是目前階段它們的一些創新做法也是街鎮圖書館獨立運作的有益嘗試。
3.2國外街鎮公共圖書館的探索經驗
美國的馬薩諸塞多佛鎮圖書館[8],非常重視通過宣傳提高圖書館形象,改革管理與服務模式,大力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并加強與各機構及企業的合作,對我國圖書館服務有很好的啟示作用。日本藤代鎮立圖書館[9]歷時八年,雖艱難多磨,但最終落成,說明了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街鎮一級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都要經歷一番艱難推進的過程,任重道遠。
3.3構筑公共圖書館整體閱讀服務體系
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市、區(縣)公共圖書館在建筑面積、文獻收藏、經費投入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街鎮公共圖書館、村(社區)基層圖書館也應由起步走向發展,唯其如此,市、區(縣) 圖書館在基層才會有依托,形成市、區(縣)公共館抓街鎮圖書館,街鎮圖書館抓社區(村)圖書館的局面和完善、合理的整體公共文化閱讀服務體系。
4結語
基層群眾對公共文化閱讀服務的需求日益高漲,國內外在街鎮公共圖書館建設、管理、服務等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由此以來,內在因素和外在條件業已具備,建設獨立運作的街鎮公共圖書館,必要且可行,只待盡早付諸實踐,探索前行。
參考文獻:
[1]梁駿橋.個體圖書館成功四要素[J].圖書館雜志,2000(1):41.
[2]楊文珠.廣州市社區圖書館的建設研究――基于廣州市荔灣區社區圖書館建設的實證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18):73-76.
[3]張樹華,張久珍.20世紀以來中國的圖書館事業[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89.
[4]楊玉麟,李國新等. 《公共圖書館法》立法基礎與必要性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2):9-15.
[5]劉開業,李金乃.塘沽區街道館的鞏固和發展[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83(4):26-28.
[6]立群.與時俱進的上海街道鄉鎮圖書館[J].圖書館雜志,2003(2):53-54.
[7]李保東.探討鎮街圖書館讀者服務能力的提升――以東莞市厚街鎮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0(5):42-45.
[8]吳德崗.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與工作特色――“2012美國最佳小圖書館”評析[J].圖書館建設,2012(7):48-51.
文章標題:中國期刊論文網投稿街鎮建設獨立運作公共圖書館的必要性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263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