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3-01-21 09:14 熱度:
摘要:濕地對于居住區生態環境及居住環境的營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實例分析了濕地的生態原理及住區內建設人工濕地的可行性。在居住區內通過人工濕地與自然景觀的結合,可以營造出舒適健康的生態棲居環境。
關鍵詞:人工濕地,住區規劃,生態凈化
1. 引言
城市發展對自然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人類生存的空間不斷的擴張,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筑、工業及道路用地。這種現象嚴重地割斷了城市環境中的自然循環鏈,導致城市熱島效應而造成城市高溫化;導致生態失衡,環境污染。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濕地資源與城市的關系日益密切。
濕地,是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咸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淺于6米的海水區。簡單的說,濕地是一類介于陸地和水域之間的過渡性生態系統。濕地因為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的循環功能,因此被人們譽為“地球之腎”。而居住區內濕地的應用對維護居住區生態環境、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簡述其功能。
2. 濕地的作用
2.1改善居住區環境
濕地可改善居住區環境的質量,調節居住區部分區域的碳、氮、硫等物質循環;改善地域的小氣候,調節濕度,濕地區域內溫度會低于周邊地區;同時濕地水體能減少空氣中的塵埃,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
2.2凈化水域、水體環境
在居住區水景內引入人工濕地,是對改善人造水體水質的一個有效辦法。人工濕地利用生態系統中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公共作用,通過過濾、吸附、沉淀、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污水的高度凈化,為居住區提供清澈、充滿生機的水域、水體環境,同時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被分解為無害甚至有用的物質,達到澄清凈化水流的目的。并且,經過植物和濕地的生物代謝過程和物理化學作用,可以使生活污水及雨水能夠稱為水體的主要水源稱為可能。
2.3 成為精神文化的源泉
豐富的水體空間,結合綠地系統和景觀設計,形成居住區的生態核,提高了居住區景觀環境和生態質量,營造出高品位的生活環境。
2.4提供休閑娛樂的空間
濕地景觀是居住區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烈、突出的景觀特性和觀賞功能。濕地公共空間具有特殊的魅力,蘊含動人的質感、水體的情趣,成為居住區中人流相對集中的觀景、休閑和娛樂的公共場所。
3. 實例分析——居住區內建設人工濕地的意義及可行性研究
天津濱海地區濕地資源豐富,近年來對濕地生態保護和恢復更加重視。在天津濱海新區規劃的生態廊道規劃中,將保護和建設新區南北部共500平方公里的兩大生態環境區,構建五條生態廊道,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生態的和諧發展。
3.1自然與人工的結合
漢沽營城湖北島項目位于天津市漢沽境內,項目所在地屬濱海濕地地貌,周邊將建成濕地生態恢復區。在規劃中秉承可持續發展原則,保護基地原有濕地并加以利用設置核心保護區、生態緩沖區和人類居住區的三段式生態區域,建立人與自然的漸進式接觸。通過人工濕地與自然景觀的結合,營造出舒適健康的生態棲居環境。
3.2 濕地凈化的生態原理
對于項目的水系處理上,保留了開發區域內自然條件較好的水體,疏通區域內散存的水面,人工補充部分水面,使本區域的水系連通,恢復開發區域的蘆葦、香蒲等水生濕地植物群落。水系之間采用水渠、水道等相連,使得整個水系貫穿、融合到整個社區中。利用滲水路面、雨水收集系統,中水處理系統,將雨水與處理后的廢水收集到濕地中,水體兼具景觀與防洪調蓄作用。本項目規劃居住用地面積53公頃,住宅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每年可產生230萬噸生活廢水和近40萬噸雨水。利用現有濕地資源,同時產生的生活污水及雨水作為濕地的補充水源。
對生活污水的處理主要由預處理單元和處理單元兩部分。預處理單元包括格柵處理和曝氣處理。生物處理單元通過人工挖掘,增加水負荷,并移栽植物形成的。人工濕地生態系統一般由一些適合污染環境條件下生存的以大型水生植物為主的高、低等生物和處于水飽和狀態的基質組成。通過菌種、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等聯合作用,建立起自循環,自清潔的生態水環境,最大限度減少自來水使用,節約維護費用。
4.結語
多年的研究表明,人工濕地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具有投資低、出水質量好、抗沖擊力強、增加綠地面積、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操作簡單、維護和運轉費用低廉等優點,形成了內部的良好循環并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正式因為這些優點,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隨著人們對生態理念認識的不斷提高,人工濕地在住區中的應用將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劉桂湘,陳亮明,劉倩芝.居住區人工濕地的設計 [B]. 北方園藝,2008(2):150-152
[2] 曾忠國.城市濕地的設計與分析——以波特蘭雨水花園與成都活水公園為例.景觀設計理論, 2003:118.
[3] 柳驊.人工濕地及其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園林與生態景觀,2008(2)
[4] 衛鷹昊.水景住宅水環境的生態設計 [A].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0:41-43
[5] 陸虹,袁錚,蔡文明.自然為本——以還原生態為原則的濕地景觀設計 [A]. 華中建筑,2008,8:119-121.
[6] 木將軍.中水+濕地:水景住宅完美解決方案 [A].建設科技,2004,24:20-21
文章標題:居住區人工濕地的設計與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1569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