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8 12:03 熱度:
摘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手段,解決規劃中存在的政治、經濟、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矛盾。結合蘿崗新城規劃的功能布局,科學提出文教園區的定位;構建功能全面的綜合性文教園區,打造文化產業鏈;傳承地域文化,結合自然景觀,營造獨特的嶺南水鄉風格。
關鍵詞:文教園區、創意產業、嶺南文化
一、項目背景和概況
蘿崗文化教育園區位于蘿崗中心區東部,西以北二環高速公路為界,東至香雪公園,西北至獅子山、麒麟山山腳,東北至香雪路;西南至開塑大道,東南至荔紅路(啟學路)。規劃范圍呈一東西走向的狹長帶狀區域,東西向長約4.1公里。規劃總用地面積約為2.25平方公里。規劃區內的蘿崗香雪風景區,曾以古跡、梅林而著稱于世。風景區內叢山疊嶺、綿亙數十里,風景秀麗、花果滿園,明清時已有小羅浮之稱。每年歲末梅花盛開時節,只見滿山遍野繁花如雪,隨風飄蕩,頗為壯觀,“嶺南無雪何稱雪,雪本無香也說香,十里梅花渾似雪,蘿崗香雪映朝陽”這是文人墨客對蘿崗梅林的贊譽。每當歲末年初,數十里梅林怒放,素裹紅妝使得梅海香雪分外妖嬈。蘿崗香雪彌補了廣州冬無雪景的遺憾,是蘿崗風景區最負盛名的佳景,1963年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二、規劃設計理念
合理規劃、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挖掘規劃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包括政治的、經濟的、人文的、地理的等等。通過合理設計手段,加強或化解這些矛盾。
(1)結合蘿崗新城規劃的功能布局,科學提出文教園區的定位。
文教園區是在蘿崗中心區東部地區建立的以教育設施、文化設施和休閑觀光設施為主體的城市社區;是蘿崗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服務于蘿崗區,服務于廣州市東部地區。從更深的層次理解,文教園區不僅僅是提供教育、文化、休閑、旅游的一個場所,更應是新文化的孕育區、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示范區、新經濟的集聚區。
(2)構建功能全面的綜合性文教園區,打造文化產業鏈。
一般來說文教園區主要是以文化教育功能為主,蘿崗區文教園區在此功能基礎上,結合區內塘頭村豐富的地域文化和香雪公園優美的自然景觀,提出了文化教育、民俗風情、旅游資源及創意產業多種功能緊密結合的綜合性文教園區,以文教功能為支撐,人文資源為動力,自然資源為優勢,創意產業為主題,打造新型文化產業鏈。
(3)傳承地域文化,結合自然景觀,營造獨特的嶺南水鄉風格。
規劃充分保護了塘頭村獨特的魚塘環狀布置肌理,通過高差鄰里空間的分析,設置入口廣場節點及山頂標志新文昌塔,以多變空間的塑造和對景,來體現獨具特色的村落風情。規劃以十里梅林為媒介,打造香雪公園的景觀輻射帶,通過藝術公園,創意園區的群體空間組合,以嶺南風格的園林布局模式,傳承地域文化精髓。
(4)規劃突出打造藝術聚落,適度發展創意產業。
利用區內已有的文化教育設施、獨特嶺南肌理的塘頭村及景觀優越的香雪公園,規劃提出打造廣州東部的藝術創意中心,通過營造藝術社區和藝術公園,把創意產業與自然人文環境緊密結合起來,逐步發展為一個藝術聚落,從而實現區域功能的替換,以創意產業為主題來推動文教園區的發展。
三、總平面布局和環境設計
(1)合理的總平面規劃布置
規劃布局結構為“一條景觀軸線,三個功能片區”:一軸指的是沿東西向的“開塑大道—香雪路”景觀軸線;三個片區從西向東依次是基礎教育園區、民俗文化園區和自然歷史文化園區。
(2)居住小區與城市空間環境的協調性
蘿崗區中心城區規規中確定了開塑大道—香雪路是未來蘿崗中心城區的一條東西向的生活主干道。在該路的西段(開塑大道)兩側規劃布置了大量的區一級的行政、文化、體育、商業等公共服務設施及綠地公園,而在該路的東段(香雪路)兩側明顯對公共服務設施的安排不足,因此為強化開塑大道—香雪路的輻射帶動作用,應考慮在香雪路路兩側布置一些居住區級的公共服務設施及公共活動場所。
①沿北二環和水燕路之間的區域目前已有玉巖中學、廣州91中學、香雪小學,及蘿崗成校和廣州北達經濟專修學院五所學校。現狀功能單一,缺乏教育配套的相關服務設施,現狀學校及河涌也需一定程度的整治與整合,規劃應通過功能的細化和現狀的統籌改造,才可形成規模完善的教育區。
②水燕路與水西環路之間的地塊,西北側為現狀的塘頭村,東南角為現狀的蘿崗街主要建成區,該區域是目前蘿崗街居住人口最為集中的區域,但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和市民公共活動場所較為缺乏,因此,為提升蘿崗街道的城區形象,優化蘿崗街道居民的生活環境,建議利用荔紅路北部未開發用地建設相應的配套設施與公共活動場所。同時該區域中塘頭村可通過改造和整治來打造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村落。
③水西環路至香雪公園之間的地塊,現狀以大面積生態環境維護良好的園地為主。北部和南部聚集了眾多大型村落。從香雪公園到蘿崗街區,可以看出該區域是從自然生態景觀區向城市建設區過渡的一個區域。規劃認為可以利用該狹長地段在干道沿線培植大量的梅花樹,將香雪公園的“香雪”美景引入城區,形成“城在梅林中,梅林在城中”的獨特景觀。同時在該區域還可適量開發建設部分香雪公園的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使該區域與香雪公園、玉巖書院(蘿峰寺)一起形成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餐飲購物于一體的自然歷史文化園區。
四、群體空間布置
(1)基礎教育園區總體布局
基礎教育園區將發展成為以基礎教育為主,配套設施完善、景觀環境優良的教育園區。規劃結構可概括為“一軸、二核、三區”。其中:一軸是指南崗河景觀共享軸;二核是指青少年宮和配套服務中心;三區是指兩個基礎教育區和配套生活區。
(2)民俗文化園區總體布局
民俗文化園區的規劃建設項目分為整治和新建兩類。其中,新建項目包括塘頭山文昌塔、文化廣場和商業街,改造項目包括塘頭村水系改造、北帝廟、塘頭村入口改造三個項目。
塘頭村最具特色的景觀是在村落中部呈環狀布局的魚塘,民宅分布在串珠狀的環形水域兩側。通過整理池塘水系,營造入口景觀及保護重點廟宇等方法,完整體現其獨樹一幟的嶺南水鄉風貌。
民俗文化園區由塘頭村嶺南水鄉展示區、文化商業街和文化廣場三部分構成,由香雪路將三個區聯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集休閑觀光、娛樂購物和活動交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充分展現嶺南風貌的綜合園區。
(3)自然歷史文化園區總體布局
為將香雪公園的美景引入城區,形成“城在梅林中,梅林在城中”的美景,規劃香雪公園入口西南側的地塊為賞梅主題的梅園,并作為香雪公園與城區的景觀過渡區。在香雪路南側單邊控制30米的梅花林帶,形成“十里梅林”。
考慮到區內優良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規劃建議在該區安排占地不大、沒有污染、主要靠智能創意盈利的產業。建議將創意產業園安排在梅花世界的西側,充分利用梅林美景,吸引和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
自然歷史文化園區整體形成了“四區一帶”的布局結構。“四區”是指香雪公園景觀區、公園配套服務區、創意產業區和梅園觀賞區(梅花世界);“一帶”是指沿香雪路南側30米寬的梅林。
五、空間的繼承與發展
結合提出的規劃定位,根據文教園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密集的文化教育設施、優良的自然環境、便捷的交通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蘿崗區強大的經濟支撐等特點,建議在園區內適度發展創意產業,打造藝術部落。
(1)把自然形成的塘頭村作為藝術社區的中心。作為藝術家居住、工作的主要區域。
(2)把香雪公園地塊改造成藝術公園。用于展示室外藝術作品,如雕塑、大地藝術。并定期舉行藝術節,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3)通過租賃和改造的方式,把藝術家的居住和工作與區域內原有的自然人文環境緊密結合起來。
(4)把畫廊、美術館、工作室、藝術培訓機構、動漫設計及工業設計等創意產業融入園區中,逐步發展為一個藝術聚落,從而實現區域功能的替換。以創意產業為主題來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六、結語
總的來說,文化教育園區規劃設計是針對規劃用地及該地區特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作出標新立異,自我突出,注重時尚的規劃創新;其形象標志以回歸綠色設計和純凈形式為優,以功能和空間環境的營造為主,追求自然清新。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把建筑、環境、人結合起來,看做一個整體設計,使其成為一個多元性、自由性,兼容并蓄的完整結合體。
文章標題:廣州蘿崗區文化教育園區專項規劃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90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