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從思想上樹立質量意識
意識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建筑工程由于施工時間長,工作量大,涉及人員廣,技術要求嚴格,每道工序對工程質量起決定性作用。建筑企業要避免工程完工時不是剩品而是產品,甚至是精品,必須使每位工作人員樹立強烈的質量意識,上下統一戰線,將每一項工程當成自己的工程,加強落實質量責任制,將質量作為建筑企業的核心,改變以價格為競爭的局面,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3.2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所謂“知己知彼,白戰不怠”意思就是強調了前期準備工作的重要性,作為涉及面比較廣的建筑,更應做好準備工作,避免弊病和事故的發生。首先要熟悉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比如地形地貌、氣候條件、交通道路、標高等要有大概了解,對施工的主體結構、布置、構造、管道鋪設、線路照明等要逐一核實,避免返工。其次要精心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結合項目實際選對人做對事,合理分工,明確職責,確保問題出現時能即使找到負責人,避免任由問題發展,而無人問津,互相推卸。對于待需要討論而決定的事項,要及時組織負責人員討論,將最終確定決定公布。最后要明確質量保證體系,設立專職檢查人員,各分項部門要相互協調,相互監督,共同推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3.3提高施工現場的管理
施工現場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關鍵部分,只有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才能保證工
程質量、降低成本、縮短工期,提高建筑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材料:材料是施工的基礎,也是影響工程質量較大的因素。對進入現場的成品、半成品等要根據供料計劃和有關標準進行現場質量驗證和記錄,確保材料的規格、品種、型號和質量滿足設計和有關規范標準要求,對檢測不合格的材料,嚴禁使入場,避免以劣充好,降低工程質量。
②資料:一個項目的管理,除了材料、施工、技術、人員的管理外,資料管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施工中要確保資料與進度同步,整理分類歸檔,內容必須真實、齊全、準確、系統、簽字齊全。
③工序:在施工前,要把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都納入管理。如混凝土施工中的坍落度測定,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溫度測量和控制降溫等。每道工序完成后,應及時進行自檢;達到合格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隱蔽工程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④地基處理:開方后必須按規范與設計要求進行釬探,比如在原土夯實前,宜做
土壤含水率測定,一般沙土8%~12%、黏土19%~23%、粉質黏土12%~15%、粉土16%~22%;做好防水措施,避免強面滲水。
3.4認真做好驗收工作
工程竣工驗收是工程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工程價值體現的一個環節,同樣是考察一個建筑企業的重要環節。質檢部門要對工程技術、材料、結構和設備進行分類檢查,對存在的質量缺陷,通過共同商討,確定整改措施,直到合格。
4新技術的應用
社會的進步伴隨技術也在不斷向前發展,建筑企業對新技術要有敏銳的嗅覺,及時恰當的引進新技術,提高工程質量。
4.1防水技術
對于防水,很多工程都是在基層上直接做上防水層,只把管洞周圍、墻體陰角處抹灰處理,但由于基層表面粗糙,防水層無法形成一個整體,使用一段時間就可能出現漏水現象。為使防水長期有效,可以采用加氣砼磚墻施工工藝,20%的108膠水,再摻以15%的水泥配成漿體涂刷。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控制10±2mm范圍,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8%,施工完后應及時進行淋水養護。
4.2裂縫技術
裂縫是鋼筋混泥土常見的一種缺陷,其水化熱是主要原因,一直困擾著建筑施工者,降低混泥土的水化熱是減少裂縫產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在混泥土中添加粉煤灰,不僅可以減少水泥的用量,而且可以減少水泥的水化熱,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終凝之前進行一次振搗或進行表面的抹壓,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復抹壓密實,消除最先出現的表面裂縫。
4.3計算機技術
現代建筑項目逐步實現大型化、規模化、現代化,作為現代化的核心內容,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建筑業也不能落后于新技術。以往建筑設計圖只能手工繪制,費時耗力,效率低,準確率不高,而且所設計的只是平面圖,無法真實呈現設計效果。而應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大幅度減少工作量,而且精確度高。比如應用CAD技術設計樓梯,只需輸入踢段的寬度和踏步的步數和寬度,就可自動生成,且可以選擇任意層樓梯的表達方式。
應用計算機技術應用可以提高項目管理力度,通過網絡,可是進行網上投標、網上查詢、網上會議等,實現資源共享,節約成本,避免投標由于壓價而帶來資金緊缺而造成工程質量不達標現象;通過計算機管理軟件繪制各種質量評定線,實現對工程質量的動態控制。
5結語
市場的競爭給建筑企業既帶來機遇同時也賦予挑戰,現代的建筑如果還停留在價格競爭上,無非是將自己逼上絕路,建筑企業只有苦練內功,將質量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有在市場中的競爭基礎,才有可能推動建筑業的發展。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