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4-07 11:00 熱度:
本文是一篇經濟師職稱論文,發表在《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上,學報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近一年國務院等部門來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廉政建設的規定,比如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和反“四風”等,由此社會各界掀起了一陣反腐節約之風。但2012年年報公布的國企天價業務招待費深深刺痛了公眾的神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而2013年年報中部分國企的業務招待費直接歸零甚至不翼而飛,這讓公眾更加疑竇重生。
摘要:新的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改變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倡導厲行勤儉節約,這為企業進一步控制業務招待費用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依據,本文針對國有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超支及異常變化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經濟師職稱論文,國企,業務招待費,控制
一、引言
這都從側面暴露出了我國國有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控制及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大的漏洞,因此本文試圖對國有上市公司存在業務招待費的異常變化情況進行分析,以此找到現行業務招待費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而為相關部門的監管與整治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議。
二、文獻綜述
姚福友(2006)指出國企招待費具有可變性、難控性、敏感性的特征,他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國企招待費較大的問題,必須加快產權制度改革。
馬國峰(2009)認為國家應盡快取消業務招待費的設置,科學核定職務消費標準,以前3年職務消費平均額為基數,剔除職務消費的水分之后再行對比,核定補貼基數,作為本單位干部職務消費的總量,然后再分公共職務消費和個人職務消費兩部分。同時,職務消費標準的核定還需要考慮地區之間、單位之間、同級別干部之間的平衡。
徐蔚(2009)認為首先對業務招待費列支項目進行進一步的明確界定,對哪些屬于招待費的范疇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提出了“總額控制,預算管理,分層量化,進度管理,責權明晰,獎懲適當,杜絕例外”的控制原則。
陳寧春(2012)認為應該從企業內外部兩方面對業務招待費進行控制,內部通過加強對其規章制度的建立,加強費用支出明細的透明與公開,外部通過加強審核機制來完善對業務招待費的管理。
王義華(2013)提出企業在實際核算過程中,應該對發生的餐費、會議費、業務宣傳費、業務招待費和會議費從企業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加以區分,企業內部發生的上述三項費用都不應該計入業務招待費,而應該計入管理費用或者應付福利費。
三、國有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現狀分析
通過梳理統計,2012年共有1760家公司在年報中披露“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用”,合計金額達140.32億元,而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公布后,發現部分央企、國企的報表中“業務招待費”由2012年的動輒數億元突然變為零,在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整體下降同時,有822家上市公司未公布該科目,只有1691家公司在年報中披露該科目科目,金額合計為101.12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了27.94%。針對這種異常變化,細讀年報后又發現,雖然 “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科目的金額在下降,但是“管理費用”科目的總金額卻不降反升,該科目的明細“其他費用”這個科目的金額在暴增,這種此消彼長的異常變化更是耐人尋味。
2012年A股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排名第一的中國鐵建,排名第二的中國交建,排名第五的葛洲壩,排名第六的中國北車,排名第九的金隅股份,均未公布2013年“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科目。令人玩味的是,上述企業“管理費用―其他”科目與2012年相比大幅增長。其中,中國鐵建增幅居首為9.85億元,金隅股份增長5.25億元。
以2012年居于兩市業務招待費排名之首的中國鐵建為例,2012年發生的業務招待費高達8.37億元,而在2013年年報中,中國鐵建“業務招待費”項目已取消。但是年報中的“其他費用”一項卻從2012年的22.4億元增加至 32.26億元,增幅達9.86億元,比例達到44%。而對于會計科目變更一事,中國鐵建在年報、內部審計報告及會計政策變更說明中均未作出說明。 2012年在招待費提名榜中位居第二的中國交建或將“招待費用”挪至管理費用的“其他”及“人員費用”名下。
從上述變化可以看出,由于目前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信息披露對業務招待費這一項并沒有強制性規定,因此上市公司對外披露業務招待費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隨意變更會計科目,出于某些目的故意隱瞞業務招待費,這種現象會使得業務招待這一容易滋生腐敗的空間變得更加隱蔽,從而不利于投資者或公眾的監督。
四、國有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超支的原因分析
1.國企內部管理制度缺位,監管失效。2012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排名前十的均是國有企業,巨額超支的費用無疑暴露出國企在業務招待費列支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內部運行效率低下、政府監管失效。業務招待費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發生的費用,尤其是對國有上市公司來說,業務公關、迎來送往,勢必會造成大筆的費用開支。但同時值得警惕得是,由于我國政府目前在業務招待費的支出管理方面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在具體的列支項目和支出總量及比例上都未出臺詳細具體的規定和說明,因此導致了部分國有上市公司利用政策的漏洞,除了在該科目計入必須的業務招待消費外,還把一些本不屬于該項目的個人或職務消費列支在本科目,人為地造成了業務招待費總量的超支和列支項目的混亂。
2.變換管理費用明細科目,增加稅前扣除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可見,企業在賬面上多做業務招待費并不是最佳選擇。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企業會盡量把費用做到可以全部扣除的項目之下。但如果企業請客送禮支出過多,也只能計入業務招待費。并且為了享受到60%的扣除比例,其數額一般不會超過稅法規定的企業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2012年中國鐵建的天價業務招待費8.37億,也僅占收入總額的1.7‰。因此從稅收角度可以看出,2013年未公布業務招待費或者直接將該項歸為零的上市公司并不是當年沒有真正支出,而是通過變化科目即將費用列支在管理費用的其他明細科目下,一方面可以增加稅前扣除額,達到變相逃稅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可以規避各方的輿論壓力。 3.違背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為企業造假提供便利。配比原則指的是當期的收入要與為取得該項收入而發生的有直接因果聯系的成本、費用相配比,那么在按照實現原則確認收入的同時,就應確認同他直接有關的費用。因此企業可以在銷售凈額的一定比例范圍內據實列支業務招待費,即銷售凈額大業務招待費開支就大,那么列支的業務招待費與本期收入相配比就可以確定利潤或虧損。但事實上,從2013年公布的業務招待費來看,由于行業差異,國有上市公司列支的業務招待費并不是根據銷售凈額的大小而定的,而是根據實際發生額列支,它們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4.吞噬企業的業績紅利,損壞股民利益。國有企業上市理由之一就是引入社會監督,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從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角度看,上市公司把錢花在請客吃飯招待上,這從客觀上侵蝕了股東的利益。由于信息不對稱,股東及投資者掌握的信息并不全面,對公司的約束力度也很有限,因此導致了部分國有上市公司管理層將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忽略股東利益,無視社會監督,造成奢侈消費。在2012年的年報中,176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業務招待費”,共計140.32 133億元。其中,招待費排名前十的均為國企,這十家上市公司去年用于吃喝應酬的費用共計29.07億元。假如業務招待費節省1元,利潤就會增加1元,按 40倍的市盈率,相當于1760家上市公司吃掉了約5613億的市值,十家國企吃掉了約1163億元的市值,真是“舌尖上的腐敗”。可見剎不住的“業務招待費”正在變相吞噬企業的業績紅利,“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為此埋單的還是全體股民。
五、關于國企業務招待費管理的改進建議
針對當前造成國有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超支問題的原因,筆者嘗試著從國企自身的經營管理、政策法規完善及外部監督三方面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一是要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監督。國有上市公司作為經濟的中流砥柱,公眾對其要求更高,要求其履行社會責任,要求其信息公開更加透明。因此作為國有企業,一方面要制定嚴格的業務招待支出標準,嚴控招待費用支出的總額。加強管理,規范業務招待費用報銷的手續及過程,以防不合理的支出和過高的金額。另一方面要加快企業發展模式轉型升級,優化商業環境,盡量減少請客送禮,在市場中靠質量而不是靠業務招待取勝,真正做到靠實力說話。
二是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設置具體規定。首先會計行業應制定一套具體的業務招待費標準,規定什么業務記入什么科目,細化業務招待費項目。其次監管部門應當及時規范信息披露制度,明確公布費用的范圍和明細,最好能根據企業所處的競爭性領域、壟斷性行業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招待費標準,給予企業一定的權限,在財務報表科目發生變動時,應及時向相關信息使用者作附注說明,對有明顯變化但未作解釋的須追究其責任,進行一定程度的懲罰,不斷提高國有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三是搞好政務公開,接受外部監督。僅靠管理制度,并不能解決招待費管理中的混亂問題,關鍵還是要外部監督,扼殺腐敗之風。一方面靠公眾監督,另一方面由相關部門做專項審計來監督。企業政務公開是接受監督的最好渠道,嚴格照章辦事,公布每一項業務招待費使用的明細,包括招待
事由、標準、時間、被招待人員姓名,以及招待員。國資委要定期對國有企業的業務招待費做專項審計,以強化監督招待費使用,并定期向公眾披露審計結果,匯報整治情況。讓業務招待費曬在陽光下,真正消除腐敗。
參考文獻:
[1]馬國峰.業務招待費設置弊病的解決辦法[J].群言堂,2009(9):42.
[2]姚福友.關于國企業務招待費問題的剖析[J].蘇鹽科技,2006(20):43-44.
[3]李柏生.對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合理籌劃的思考[J].會計之友,2009(21).
[4]王義華.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管理與調整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2:57-58.
[5]徐蔚.淺析企業業務招待費的控制[J].經營管理,2009:45.
[6]張雷.業務招待費用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方法探討[J].昆明大學學報,2000(1):76-77.
[7]陳寧春.淺析加強事業單位業務招待費的控制方式[J].財會經濟,2012,10:141-142.
文章標題:經濟師職稱論文國有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超支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jingjixue/3077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