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9-18 14:45 熱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經濟也在不斷發展中,國家針對各個時期農業的發展也有相應的政策和改革制度。本文就是針對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進行了一些分析,文章是一篇教育界投稿的論文范文。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而“散”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需求,人們開始探索以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來推動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文章通過對呼和浩特地區近些年在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對相關案例進行梳理,提出了適合該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更好更快發展的建議,以期對整個西部地區相關領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分析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實施了農村土地家庭聯產承包制度。打破了原有的“大鍋飯”形式的農業生產模式,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我國農業發展進程。但是,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飛速發展,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而“散”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規模化和集約化的市場需求,人們需要探索相互聯合組成新的、規模更大的農業生產組織來解決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在這種背景下,一些農戶開始嘗試在不改變家庭聯產承包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相互聯合組成新的、規模更大的農業生產組織來解決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這就逐步形成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鑒于這種情況,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并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該項法規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成員、組織機構、財務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約定,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規范化和法制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誕生和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產物,是符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科學的組織形式。呼和浩特地區在經濟區域劃分中屬于西部,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相對滯后。普及和發展程度較低。這些與大部分西部地區的農業市場發展特征基本一致,具有較為鮮明的代表性。
一、呼和浩特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概況
近年來,轄區內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本著“先行試點、以點帶面、邊發展邊規范”的總體原則,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一系列支撐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有效措施。截至2013年6月底,呼和浩特地區已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326家,較上年同期增長22.2%: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數達到15356戶;帶動農戶數達到67989戶。呼和浩特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數量增幅明顯,同時在不斷地摸索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促進了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緊緊圍繞本地區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組織農戶從事專業化生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專業村、產業帶。帶動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促進了現代農業生產區域化布局和規模化發展。
例如。呼和浩特市潤土綠蔬菜專業合作社以周邊1500個溫室大棚為依托,現已建成蔬菜示范基地70畝,其中蔬菜保護地示范區40畝,包括厚墻體溫室15畝、中棚25畝、生態魚池13畝、養殖禽畜舍600m2、農家院500m2、科技培訓室及配送蔬菜車間1420m2、蔬菜保鮮庫852m2,合作社現有社員56戶。輻射帶動周邊鄉村5000畝溫室及露地蔬菜的種植,直接受益農戶1000多戶,新增就業崗位約500人。該社通過市場引導和科技扶持等手段協調和規劃合作社生產,根據消費者不同層次的需求推出多個檔次的蔬菜產品。目前,該合作社已成為呼和浩特市“菜籃子工程”的重要合作伙伴,奠定了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蔬菜種植主導地位。
(二)提高了農業標準化水平
利用自身組織優勢,通過與農業、科研、高校等部門的合作,特別是在呼和浩特科技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帶動科技培訓與科技示范活動,加快了農業先進科學技術和實用技術的推廣,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
例如,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大部分合作組織每年都會對成員開辦1至3期不同類型的培訓班,每年培訓農民超過3000人次,發放科技資料超過5000份。同時,還建立了無公害生產和標準化生產技術,從而把標準化的科技模式通過合作組織推廣到農戶手中。其中,托克托縣大羊場胡蘿卜生產合作社在這方面取得的成績較為突出。該社以蒙川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為依托。由200戶胡蘿卜種植戶自愿聯合組成,有效帶動了周邊3823戶農戶。合作社與蒙川公司簽訂種植和銷售訂單,實行保護價收購,對社員采取統一價格、統一質量、統一包裝、統一種植的方式,形成了一套標準化的產供銷鏈條。
(三)推動了農民持續增收
通過統一經營,開拓市場,有效降低了生產交易成本,擴充了產品市場。通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逐步實現利潤返還。使成員分享加工和流通環節利潤。在各個環節促進農民增收。
例如,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秀梅奶牛專業合作社,將81戶社員的奶牛進行集中飼養、集中管理。2010年,存欄奶牛數570余頭,交售鮮奶1000余噸,實現銷售總收入275萬元。每公斤鮮奶平均比本地區市場中的非社員多收入0.2元,每頭奶牛平均收入比非社員高1000元左右。
(四)提高了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通過聯合與合作,有效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系列化服務,起到了對農村雙層經營體制較好的彌補和完善作用,有效提升了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例如。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烏素圖林果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來,為社員統一購買種子、無公害農藥、安裝沼氣池、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并注冊了統一的商標。定期請專家進行現場培訓或指導。同時,在銷售上為社員提供統一包裝、統一渠道、統一監測,實現了對社員的一條龍服務。
(五)減輕了政府管理壓力 有效地將農戶集中起來。并以此為基礎傳達政府對于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減少了農戶生產的盲目性和無序性。農民可以通過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將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建議等反饋給政府,增強了政府管理農業生產市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也可以把一些應由市場主體體現的管理職能交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使政府能夠集中精力抓大事、顧全局、保服務。
二、呼和浩特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合作意識傳播不到位,契約意識淡薄
合作意識的樹立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良性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想全面推廣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就必須樹立起政府和農民的合作意識。但是,現階段呼和浩特地區無論政府還是農民都存在合作意識貫徹和傳播不到位的現象。一方面,地方政府仍舊沒有將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經濟發展重點,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相對滯后,使得發展的組織化、規范化程度較低。另一方面,很多農戶已習慣了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了解或不愿意接受,嚴重缺乏合作的熱情和信心。
(二)組織規模較小。內部運行機制不健全
目前,呼和浩特地區只有少數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形成了較大規模,大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仍處在規模小、實力弱的初步發展階段,合作組織特征體現不明顯,也不能形成很好的帶動作用。例如,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94家,成員僅有1500余戶,平均每個合作組織不到6戶。此外,雖然全旗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總注冊資金達到2億元,戶均75萬元,但是多數屬于不實資金或資金并沒有用于合作組織經營活動。甚至部分合作組織成立的目的只是為套取國家項目和財政支持資金,并沒有致力于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使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空殼合作組織。
(三)專業人才匱乏。培養機制欠缺
呼和浩特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人才嚴重匱乏,是較為突出的問題。首先,缺乏具有合作意識和一定管理藝術并具有較好市場掌控能力的領頭人。其次,缺乏懂技術、會營銷的具體工作人員。再次,缺乏有效地人才吸引措施。能人大戶大都是在外打工中成長起來的年輕農民,普遍只有初高中文化,缺乏基本的政策了解和市場知識:其他業務人員由于沒有進行過必要的技能培訓,計算機操作、市場營銷、會計核算、農業技術運用等方面的技能都比較欠缺。
(四)發展資金短缺。融資渠道不暢
呼和浩特地區大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經營規模小、資金積累有限,加上信貸困難,發展資金嚴重短缺。從財政扶持看,盡管中央、省、市級財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但覆蓋面小,額度不大,大部分縣區財政還沒有設立農合組織專門款項。從信貸支持看,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自身運轉不規范、償還能力較弱、財務制度不夠健全等因素,作為信貸主體融資能力普遍受到金融部門的質疑。
三、呼和浩特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建議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主管部門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組建和發展所提供的支持應不斷增強,主要包括發布文件、提供資金補貼和實物支持、幫助組織在其他機構獲得資金、減免稅費等。
(二)不斷拓寬組建領域
合作范圍應從蔬菜、瓜果、養殖等業務擴展到糧食、旅游、農機、水電、科技服務、物業等各行業,合作的深度也應從單純的生產環節擴展到生產、加工、銷售全過程,涉及到加工、銷售領域。應從優勢產業人手,尋找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有效途徑,然后帶動其關聯產業或周邊產業。
(三)增強優勢產業依托性
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突出主導產業,發展特色產品,較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綜合服務組織應從服務農民生活出發。突出綜合服務,更好地滿足農民的需求,也能夠撬動農村消費市場。
(四)建立市場主導的企業化運營模式
現代農民經濟組織的建立要堅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辦事,以市場機制為前提,采取企業化運作的模式,鼓勵專家和技術人員與廣大農民及農業組織結成“利益共同體”,完善分配機制,通過利益杠桿調動各方的積極性。最終形成利益共享、分險共擔的一體化組織模式。
(五)強化軟實力建設
與相關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機構聯合起來建立產學研合作聯盟,并以該聯盟為依托推動高創科技人才培養計劃,以種養業能手、農機作業能手、科技示范戶、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人、以及農村創業人才為重點,培養一大批生產型、經營型、技術服務型和技能帶動型等農村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傅晨.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形式與制度變遷(第1版)[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2]孫亞范.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徐旭初.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制度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4]萬江紅,徐小霞.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研究評述[J].農村經濟,2006(04).
[5]徐理結.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實踐與發展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6(01).
[6]王延春,尹永鑄.合作社的力量[N].經濟觀察報,2007-03-20.
經濟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涉外稅務》自創刊以來,在各界的支持和讀者的幫助下,辦刊質量不斷提高,刊載了大量文章,對于宣傳國家稅法,完善我國稅收理論,促進我國稅制改革,指導稅收工作實踐,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全國唯一面向涉外稅務和國際稅收方面的權威性期刊。
文章標題:教育界投稿范文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jingjixue/2811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