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財會論文 發布日期:2015-09-26 10:26 熱度:
在財務方面,有收益總有風險,這些都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很多企業也對財務風險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控制,通過風險控制可以把風險的概率降到最低,合理的避開一些風險。本文是一篇《廣西經濟》期刊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與危機研究。
[摘 要] 企業的財務關系依靠財務活動主體的權、責、利來維系,而他們之間又彼此相互制衡,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增加財務風險,這不僅影響上市公司的發展,更不利于國家經濟的平穩運行。通過以上海輔仁股份有限公司為例來闡述上市公司風險產生的原因以及所造成的影響,提醒上市公司加強內部監控,提高管理水平。上市公司應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爭取從被動承擔中走出,逐漸進入到主動選擇階段,能夠合理的規避和利用風險,在遵從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做到企業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 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財務危機,財務預警,內部控制,因子分析法
引言
風險是一種不確定性,由于人類的認知能力有限,決策的預期結果和實際往往會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把這種差異定義為風險。風險貫穿于每一個經濟環節,如果企業沒有對財務風險采取有效的控制,則會逐漸演變成財務危機,并最終走向破產。因此了解二者的關系以便在不同時期采取相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財務風險與財務危機的關系
財務風險按資本流通環節可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和利益分配風險。它在上市公司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因無力償還債務而遭受的違約風險,受資本市場影響(如通貨膨脹)而產生的利率變動風險和再籌資風險。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只能用科學的方法在事前做出估計并通過優化組合的方式來盡量降低,但不會因為預測和控制而完全消除。
財務危機從狹義上來說就是企業面臨破產,這是常用但極端的解釋;從廣義可以理解為連續幾年虧損并存在繼續虧損的可能或者被證交所特別處理的上市公司,這樣來看財務危機是一個期間概念,即從危機出現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破產結束為止都屬于企業面臨的財務危機過程。
可見,財務危機是財務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即企業如果不及時對財務風險加以控制,就會導致財務危機的產生。換句話說,面臨財務危機的企業必然也存在著較大的財務風險,但是具有財務風險的企業卻不一定都陷入了財務危機。
二、財務危機分析
導致財務危機的因素有很多,如不達標的擔保,盈利能力過低,虛假的財務報表,資金的不合理配置等。近年來由于上市公司對財務風險的管理不善所導致的財務危機破產案件已經屢見不鮮,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評價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是上市公司普遍面對和有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上海輔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探究導致上市公司財務危機的若干風險因素。
(一)上海輔仁2008年財報存疑
1.公司背景。上海輔仁,是因河南輔仁藥業集團用旗下的輔仁堂95%的股權做資產置換而更名得來的,公司原名*ST民豐,因股改后輔仁藥業以持有*ST民豐29.518%的股權而成為第一大股東。在改股時輔仁藥業曾做出承諾:如果發生下列兩種情況之一時,輔仁藥業將追加對價5062500股。
情況一為經公司聘請的會計機構審計,2007年度凈利潤少于2800萬元或公司2007年度會計報表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情況二為經公司聘請的會計機構審計,2008年度凈利潤少于3300萬元或公司2008年度會計報表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
根據上海輔仁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輔仁藥業完全履行了股改承諾,不需要追加對價。以下為輔仁藥業入主該公司以來的業績:
從公司給出的數據報告可以看出,上海輔仁的業績符合當時做出的承諾,但事實并非如此。自從2006年內置民豐實業后,公司的凈現金流就一直為負,這表面上看起來履行承諾的報表背后隱藏著巨大的財務危機。
2.風險因素分析
(1)關聯交易強拉利潤――粉飾報表。事實上,無論是2007還是2008年公司的銷售額都只有幾百萬,都是輔仁藥業的現金捐贈及關聯銷售才強行將上市公司的利潤拉上來,否則上海輔仁不可能達到承諾的業績水平。而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現象早已屢見不鮮,無論是出于何種動機,其導致的財務危機都不容小覷。本例中公司很明顯是為了掩蓋銷售額偏低的事實,粉飾財務報表從而避免了繼續追加對價。
除為了提高業績、粉飾報表外,上市公司進行關聯交易的動機還有很多,如母公司借殼上市,提供貸款擔保,逃避稅收等。本文主要分析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所帶來的危機,綜合有以下三種影響:
一是違背市場公平交易原則,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公平交易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前提,信息對于經營者和所有者都應該是公開透明的,而上市公司的這種關聯交易造成了信息的嚴重不對稱,本來就不盈利的“空殼”卻還要承擔因虛增利潤而增加的稅負,這就使中小投資者無利可分,并逐漸喪失投資信心最終導致證券市場萎靡。
二是增加審計風險,考驗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上市公司對其存在的不符合國家規范的關聯交易不予以披露或披露不公允等行為都會增加審計風險,這種不合法交易能否被注冊會計師運用合理的方法判斷出來,一方面檢驗著審計工作的專業度,另一方面在審查出問題后能否客觀公正的出具審計報告,不為一己私利所惑,也在考驗著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
三是影響資源合理配置,嚴重干擾證券市場發展。小股東的出資或公司的優質資源被大股東控制,上市公司的收益也被控股股東獨享,從長遠角度來看,如果非正常關聯交易長期進行而公司經營狀況卻沒有實質改觀,那么這種非法行為終將暴露,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上市公司業績持續下降。
(2)公司治理缺陷,缺乏內部控制。在輔仁藥業做出的承諾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審計師不能出具不干凈意見。而上海輔仁在2008年變更了審計師,對此的解釋卻很荒謬,是由于該審計機構承擔的審計業務過多,年度審計工作時間緊,雙方在時間安排上不匹配,經友好協商后才決定終止的聘任關系。從這種“一股獨大”的行為可以看出股權集中的弊端,董事會投票機制以及通過股東大會選舉的監事會形同虛設,重大事項的決定權成了董事長一人所為。 本例暴露出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公司治理問題若不及時解決,必然會導致內部控制弱化,滋生腐敗。大股東大權獨攬,為了一己私利惡意操縱利潤,甚至做出委托CPA審計自己的行為,讓審計活動毫無意義可言,會計信息質量嚴重失真使得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護,逐漸就會喪失對市場投資的信心,加上公司管理層決策的隨意性,勢必會影響上市公司的股價,進而影響整個國家宏觀經濟的調控。
(3)大股東財務造假導致上市公司資金危機。報表顯示上海輔仁每年的凈利潤幾千萬,按照常理,資金流應該很充裕,可事實上卻經常拖欠職工工資,連每月100萬的工資都發不出,2008一年“應付職工薪酬”竟增長68%,從年初的483萬增長至812萬。這奇怪的現象公司附注稱是因為余額中含有2008年9-12月的工資,而筆者認為原因可能有如下兩種情況:
一是輔仁藥業有低價收購產品的嫌疑,致使上海輔仁應收賬款不斷增加,流動資金被長期占用,導致上市公司內外不一,看似飽滿實則空虛。除此之外,在這種集團企業中還常常有集團搶占上市公司好的資源等現象,以實現利潤轉移。如利用關聯交易以高于公允價值的價格向子公司出售材料,卻以超低的價格購入產出的產成品,長此以往,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必然逐漸低迷,最終成為一個被“掏空”的軀殼。
二是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公司并不賺錢,但盡管集團明知道財務狀況不佳,卻依然為了不被ST處理而給上海輔仁輸送假的財務報告,虛假的利益不但沒有增加真實的收益反而增添了稅負,影響各項財務指標,降低償債能力,為此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資金危機。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財務危機預警模型
根據上面的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如果公司不加強對風險的管理,那么陷入財務危機并最終走向破產將會是一個必然趨勢。可見,在風險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利用已有數據對危機進行預測是非常必要的。無論對于企業的經營者還是投資者來說,通過建立一個有效的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來實現對風險的控制都會有重要的意義。
(一)模型的構建
本文參考了以往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的文獻并結合研究成果,最終總結出8個具有代表性的財務指標作為分析依據(如表2所示),其中3個盈利能力指標、3個償債能力指標、1個成長能力指標、1個資本結構指標,因不同行業之間的營運能力指標不具備可比性,本文將這一指標舍去不用。
下面代入數據,本文實證數據均來自于RESSET金融數據庫,運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通過因子分析的方法進行研究。
利用因子分析可以得出各財務比率指標的相關系數,如表3
從上述分析的情況可以看出這8個指標相關系數基本都大于0,呈現兩兩成正相關,只有少數幾個微不足道的負相關,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這些指標基本同趨勢變化。此外,指標一、二即利息保障倍數和資產報酬率的相關性最高,相關系數達到0.865,其余除資產報酬率與銷售凈利率、權益比率與凈資產收益率系數超過0.5外,其他都小于0.5,說明這些指標相關性并不高。
從結果中還可得到各個因子的特征值和貢獻率,見表4
表中顯示3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但它們的累計貢獻率僅為66.189%,我們取累計貢獻率大于85%,即約86.6%的總方差可以由以下五個潛在因子解釋。成分矩陣見表5
從成分矩陣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主成分Xl主要由F1、F2和F5解釋,因為這3個指標的因子載荷量遠大于其它幾個指標。它代表的是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
2.主成分X2主要由F4和F8解釋,原因和X1相同。它代表的是企業以凈利潤反映的盈利能力;
3.主成分X3主要由F7這個財務比率指標解釋,原因同上。它代表的是企業的現金流量清償債務的能力;
4.主成分X4為主要由F3解釋,因此指標的因子載荷量遠大于其它幾個指標。它代表的是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5.主成分X5主要由F6解釋,它代表的是企業的發展潛力和成長能力。
最后將樣本組上市公司的各項財務比率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后代入公式(l)和(2),通過SPSS得到結果并進行排序,根據正常盈利公司和*ST公司的結果對比,我們將0.3作為分界點即Z<0.3則意味著存在潛在的財務危機,1>Z>0.3時處于相對安全狀態,如果Z值大于1則說明財務狀況非常安全。
(二)模型的優點與局限
優點:①通過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可以直觀的檢測出目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并且借助SPSS統計分析軟件的幫助大大簡化了運算量,提高數據的利用效率。
②作為樣本的100家上市公司涉及眾多行業,覆蓋面廣泛,有利于檢測與評價,在數據真實的前提下,不受行業限制。
③這種統計方法的預測為上市公司評價財務危機提供一個思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壯大,將會有更好的方法讓復雜、龐大、看起來毫無關聯的數據被合理的運用、化簡為可供使用者利用的資源。
缺點:①本文的數據來自于互聯網的金融數據庫所公布的上市公司財務比率指標,受來源數據真實性的影響并不能保證結果的完全準確,可能與真實情況存在一些誤差。
②在指標選取過程中,作為變量的預警指標是從若干個含義相近的比率指標中選擇的,可能有不夠準確的地方影響其代表性,這些方面還有待完善。
三、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的財務活動中,資本的營運一定伴隨著風險的產生,也就是說財務風險是資本流通過程的必然產物,因此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應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爭取從被動承擔中走出,逐漸進入到主動選擇階段,能夠合理的規避和利用風險,在遵從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做到企業價值最大化。
[參 考 文 獻]
[1]吳星澤.財務危機預警研究:存在問題與框架重構[J].會計研究,2011(2)
[2]文錦林.年報舞弊公司治理結構與審計風險評估合理性的關系研究[D].湖南大學,2011
相關期刊簡介:《廣西經濟》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文章標題:《廣西經濟》期刊投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與危機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caikuai/2821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