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中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18 09:01 熱度:
摘要:首先對當前的環境問題進行了思考,進而從地理教育的角度來闡述,新形勢下地理教育對培養環保意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環保意識的培養貫穿于地理教育之中。
關鍵詞:地理教育,環境,保護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飛速的發展,國民需求的不斷擴大,經濟發展對環境資源索取也日益加大,由于超額的資源代價,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水污染,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這些情況在我國不同程度的存在著,且隨著經濟的發展有日益加重的趨勢。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對著13億人口的生存與發展,解決好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是當前也是今后人地長期發展的一個重要主題。所以,如何將環境保護意識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地理學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然而在過去的地理教學中,由于偏重于應試教育,只注重對地理基礎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今天,利用地理教學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是當前地理教育刻不容緩的責任
1、數字引發的思考——嚴峻的環境問題
2006年9月8日,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共同發布了歷時2年完成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1]。研究報告顯示: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占當年GDP的3.05%,虛擬治理成本占當年GDP的1.80%。
所謂綠色GDP=GDP-環境成本-資源消耗成本,而3.05%僅僅是經濟發展所付出了環境代價,如果再加上其他方面的耗減,比例將會更大。1.80%的虛擬治理成本意味著,要將排放到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全部去除,需要付出的成本占GDP的1.80%,這個數字反映了我們為治理環境所需付出的高額成本。此外,在2005年,世界上1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國占了5個。可以說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突破環保瓶頸已經成為當務之急[2]。
2、全球環境惡化呼喚教育的參與
1992年,國際地理教育學會地理教育委員會在《地理教育國際憲章》中指出,地理教育可以為環境教育作出重大貢獻。地理教育也逐漸意識到自身所擔負的環境教育責任[3]。這幾年,很多地方頻繁的地震、泥石流災害,以及隨著熱帶雨林的迅速減少而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和野生物種的滅絕,都在急切呼喚著環境保護。電影《2012》中的畫面給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從某個方面來說警醒著我們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地理科學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地理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環境意識的重要渠道,因此將環境保護與地理教育有效結合,是各國更是我們這樣的大國從根本上解決人地關系的重要途徑。
二、環境保護與地理教學課程的關系
現實環境和未來持續發展對地理教育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緊迫呼喚,對我們地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從事地理教育數十年的教師,下面就如何將環境保護與地理教學相結合,切實展開課堂教學提出以下教學方法。
1、客觀、實時的地理知識傳授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基礎
初中是青少年正規接受地理課程時期,對地球和環境有個客觀的了解是培養學生樹立環保意識的前提。所以,作為地理教師,首先要有扎實的地理知識儲備,為學生提供翔實的地理知識,讓他們有充足的知識材料去認識環境,從而為拍樣環保意識做準備。
2、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人文關懷
一個國家的國情,包括它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地理環境的基本情況,是國家、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對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地理教學中,不僅要講我國山川壯麗,地大物博,還要講到自然條件不利的一面,以及人類干預帶來的哪些破壞[4]。以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認識自然環境的優缺點,條件允許的地方,教師在進行文字講解時可以通過圖片展示、視屏播放等方式,將生態的與污染破壞的環境展示給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情感,達到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對生態物種的人文關懷,以便學生形成根深蒂固的環保意識。
3、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對地理的學習熱情
地理教學可以走出校園,組織學生開展野外考察,對當地的河流,山體進行參觀,使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及防治途徑,自覺樹立起環境意識,投身到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活動中。
在許多團體活動和游戲中,經常用到“頭腦風暴法”,所謂“頭腦風暴”是指成員針對一個問題提出自己能想到的所有相關觀點,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這一方法有力充分調動成員的積極性,發散思維,收集信息。在進行實地參觀之后,教師通過頭腦風暴法讓學生針對各種環保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生主動參與環境保護的探討有利于切實的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4、放眼世界,樹立全球環境觀
我們的地球是個整體,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類活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息息相關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地理環境。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消費需求的擴張,以及人地關系的緊張,時刻要求著從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入手,逐步提高我們全民族的素養,為祖國乃至全人類培養合格的建設者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結論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指出:“要解決我們這個世界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需要全人類世世代代的全心投入。”“地理教育為今日和未來世界,培養活躍而負責的公民所必需”[5]。基礎地理是以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為基本內容的課程,是培養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情感態度的重要途徑。面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主題,以及協調人與環境持續發展的歷史重任,環境教育從小抓起已經刻不容緩。因此,將地理教育與環境保護緊密結合,是時代授予的偉大使命,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EB/OL],2004.
[2]張思英.談中學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融合[J].教研.2010(10),62
[3]袁德翼.地理教育中要加強環境保護教育[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5):308~309
[4]陳紅燁.淺談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境意識的意義和途徑[J].延安學報,2003(17),76
[5]潘龍旺.論地理教育的人文關懷[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0(16卷4期),111
文章標題:淺談地理教學與環境保護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ongxue/1267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