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8-02-26 10:34 熱度: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完善教育系統的重要部分,是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的基礎,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本文主要探討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對江蘇高職教育發展的影響。
《職業教育研究》月刊是由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主辦的職業教育理論與應用的研究型月刊。其辦刊宗旨為開展職業教育學術理論與應用研究,推廣職業教育研究成果,堅持專業指導與信息服務相結合。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發達國家和地區近幾十年來經濟起飛的重要條件。江蘇省作為全國發達省份之一,目前經濟發展已進入關鍵時期。充分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的經驗,構建適合江蘇省省情的現代高等職業教育模式,對推動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一、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特色
(一)高等職業教育法制化體系完善
發達國家堅持法律支持職業教育發展,依法管理教育,以確保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在不同的時間,政府法律和法規對職業教育從辦學條件、師資力量以及質量和效益等方面進行監督管理評估。
就職業教育的發展而言,美國、德國、日本和其他一些國家比較完備和安全。例如,美國通過了《莫雷爾贈地法案》(1862),它第一個承認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和角色,《史密斯-休斯法》(1917),《退伍軍人權利法》(1944),《國防教育法》(1956),《職業教育法》(1963),《技術職業應用教育法》(1990),《科學和高級技術方法》(1992),《由學校到就業法》(1994),《勞動力投資法案》(1998)和一系列法規、法令,對職業教育的體制、經費、形式等做了明確的規定,使美國高等職業教育法律得以實施,并走向規則化。
德國的職業教育立法進程的早期,也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的保護。早在1869年,政府頒布了《強制職業補習教育法》的法律規定,企業培訓應結合職業學校教育。自20世紀50年代,德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如《職業教育職業》、《促進法手工學徒畢業考試條例》等。這些法律,以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為促進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日本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立法,每個職業教育改革是伴隨著職業教育法的實施來實現的,一些更重要的法令:《工業學校秩序》(1899),《行業教育促進法》(1951),《職業訓練法》(1958),《高學校設置標準》(1961),《短期大學設置標準》(1975),《培訓學校設置標準》(1976),《就業——發展的機制方法的能力》(1999),“新計劃”在第21世紀的教育(2001)。這些法律法規對日本職業教育發展體系的完善和轉型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英國、法國等也致力于加強職業教育法律法規的建設,在過去的二十年已經發布了一系列的職業教育法律法規。
(二)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經驗豐富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有利于促進職業教育的穩定發展。德國、日本、美國、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國家都十分重視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職業教育在發達國家有健康、穩定的師資培訓體系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致力于培養教師的職業教育在高等技術師范學院,如日本職業能力開發大學、韓國仁川技能大學、法國國立學徒師范學校等;二是在工科技術學院培訓;三是通過專門的職業教育師資進修、培訓機構來培養。
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教師的招聘標準較高。職業教育師資的任務決定了他們應具備的素質比普通學校的教師更專門化。教師職業教育首先應具備從事職業教育和職業道德,他們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還應熟悉專業生產實際,具有產生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普通中學和大學教師的就業條件和職責不同,是教師隊伍建設的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重要的成功經驗。
德國的職業教育教師都有嚴格的要求,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不允許持有職業教育教師資格。德國對職業教育師資格要求主要有三點:一是至少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歷,從而保證高職教師的基本理論知識;二是教師要通過實習或工作所獲得的實踐動手能力,就是說,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三是教人們通過正規的師范專業培訓,掌握教育教學能力。
對職業教育教師,美國有嚴格的資格要求和選擇程序。國家規定,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必須具有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美國幾個州明文規定,必須有學士學位教育,優秀的人才具有相關領域的學士學位的1-2年的實踐經驗,發布一個職業技術教師資格證書。
同時,發達國家的教師職業教育培訓體系更加完善,有培訓機構專業前,后繼續培訓機構,教師有一個穩定的渠道來源。
(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職業教育
企業、行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統稱為社會力量。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其他社會力量在職業教育非常積極地參與。企業或行業主要是通過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干預。在環境中的主動參與,各種各樣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了國際,如美國的“合作教育”,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工讀交替制”,澳大利亞“TAFE”和日本的“產學合作”。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企業(行業)廣泛參與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企業(行業)的技能培訓的實踐,并通過企業接受是目前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培訓結束后,學生可以工作。參加工作、參與面廣,成為企業的一大特點。行業參與教育過程,參與學校各方面的企業,如學校的管理、專業設置、教師培訓、教學計劃、課程改革。例如,在德國職業教育應由行業協會制定畢業生能力要求,公司不僅是制定培訓計劃,但也提供培訓基金;在英國作為雇主,公司在一些主要機構如教育基金會、所有的澳大利亞TAFE學院、大學理事會、總統大多數成員都來自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到學校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建立職業教育機構或提供援助。
(四)辦學體制開放、靈活
開放的、靈活的辦學體制,是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另一個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靈活的入學方式,所有的人都能入學。例如,對高等職業教育實施的主要機制是美國社區學院的學生,沒有年齡限制,對所有15—70歲的人開放,而且沒有入學考試,只要有高中文憑和成績單或等效的入學條件。第二,教育系統的多樣化。德國,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滿足崗前培訓、崗位的需要,采用不同長度的學時,實行一校多業務,全日制、半日、晚上,為多種教育系統假日等。第三,辦學形式多樣化。辦學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學習風格與政府、企業和學校不同的是,發達國家出現了多種辦學形式,例如在職業學校為純職業學校系統,主要形式的合作體系形成職業教育集團系統。第四,靈活的教育方式。例如,美國社區學院的信用制度以及各學校之間相互承認學分,可以使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中是靈活的,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工作和研究的出路。
二、對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思考與啟示
通過成熟的辦學模式,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這些技術員構成了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達國家的基石,參與全球競爭,為發達國家贏得全球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成功,給我們很多的思考與啟示。
(一)健全法律法規保障體系
發達國家以法律為職業教育的發展保駕護航,始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促進教育教學。主要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立法和職業教育的發展保證在不同時期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同步,政府出臺法律、法規相配套。我們應該通過立法加強質量控制發展職業教育。中國目前沒有一個完整的、專業的農民職業教育法,只有相關的“職業教育”《民辦教育促進法》。由于相關立法的缺失,導致管理體制不順、資金不足、師資力量薄弱,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不健全。因此,為了確保江蘇高等職業教育的順利運行,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序的發展環境,中國應加快專門立法建設,為了加快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為高等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必要保證,中國教師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與服務系統建設。
(二)切實加強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促進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江蘇省職業教育甚至整個國家普遍存在結構不合理、數量少、教師評價體系不健全等缺點。因此,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尤其重要。高職院校應特別注意教師團隊建設,建立新的建設目標,建立新的概念。第一,“雙師素質”的目標。注重專業實踐能力的發展,有計劃安排教師去相關基地進行有效培訓,并且支持教師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進行自我增值,校企聯合建設教師培訓基地的同時,充分發揮基地改善質量的雙重功能。第二,進一步擴大高等職業教育教師的來源,學校通過各種渠道招聘企業和其他行業的專家,引進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也可以制定優惠政策。第三,適度匹配的評價體系和獎勵,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科研活動,充分激發每個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調動多方面的力量尤其是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職業教育在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的參與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和職業教育作為一種特殊形式,它是寬的,連鎖涉及更多的利益與責任的主題。因此,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須互相配合。從江蘇省職業教育的現狀來看,除了政府、學校、企業,主要是缺乏強大的凝聚力,導致江蘇職業教育的“跛腳”。江蘇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應注意挖掘和吸收企業聯盟協會、社團、協會、銀行、基金和其他社會主體參與學校,尤其要注意培育社會中介組織。中介機構,作為一種協調和緩沖機構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解決利益沖突,兩者之間的矛盾,發揮中介機構的協調作用,受試者在當前的不平等的條件下,可能有助于促進合作。
(四)明確自身的定位和方向,辦出自己的特色
江蘇省職業教育辦學模式不外乎三種:第一種是依托普通高校設立研究院/職業教育,如東南大學職業教育學院;第二是企業運行的,如南通紫瑯學院;第三是獨立的職業院校,如臺州師范專科學校、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等。然而,這三種教育模式已在不同程度有向本科的發展趨勢。本科教育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它有一些明顯的優點和第二模式的特征。但是模型更接近于本科教育模式,在專業設置上是同等程度的普通高校。中國主要的職業教育是第三種模式,但高校升格更名成風,如泰州師范專科學校2013年升格為泰州學院,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這直接否認職業教育本質的大學生,偏離了方向,直接導致了江蘇職業教育的地位不高,缺乏活力。只有緊密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力市場,明確定位,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定位,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模式。
總之,吸收西方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區別對待文化背景、生存土壤和形成機制的差異,結合江蘇省實際,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精心培育,加強合作,才能形成具有江蘇職業教育特色的辦學模式。
文章標題: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對高職教育發展的啟示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3794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