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影視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1-09-20 08:13 熱度:
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祖國下一代的美育教育日趨倍受人們的關注。新課程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學生缺乏最起碼的體驗感受音樂美的音樂欣賞能力,就談不上產生情感共鳴,更談不上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欣賞課并上好欣賞課。下面是本人從事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一點粗淺看法。
1.身臨其境
意境是美學的核心范疇,是藝術創作的終極追求。在我們周圍,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鳥叫蟲鳴、水流草動、雨落風起,等等,這些都是音樂語言的重要來源。如《野蜂的飛舞》、《雨滴前奏曲》等表現的就是大自然的聲音。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感受理解能力,就要從感悟自然聲音做起。沒有反復的聽,反復的鑒別,反復的訓練,聽覺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農村學校周圍有著廣闊的活動環境,是一個天然的“聽覺訓練場”,具有城鎮學校不可比擬的優勢。在教學實踐中,我常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在田間聽各種鳥叫,聽風吹禾苗的聲音,聽各種農機具的聲音,聽各種勞動的聲音;布置一些課外作業,如下雨時紅薯地和玉米地雨打葉子的聲音有什么不同?記憶并模仿家禽、家畜以及自然中的不同聲音等,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音樂,引導學生感受、討論,培養他們的聽覺技能和聽覺記憶
2.凝神閉目
這種方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如我在教《春天》這首歌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景,除了用圖畫引導外,還讓學生閉上眼睛,回憶自己在春天看到的桃花、麥苗、天空的景象。我把這種方法叫做“過電影”。學生閉上眼睛后,頭腦里展開了豐富的聯想,睜開眼睛后,就會產生深刻的體驗,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3.借景生情
音樂是一種神奇而美妙的藝術,帶給我們無限美好的聽覺享受。更為奇妙的是,這些音符的組合竟能時時撥動著人的心弦,或徐緩優美,或激情神往,把你帶進崇高的美的境界。在那優美的音樂之中,少了幾分煩躁不安,多了幾分祥和安寧,直到一個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如在教音樂欣賞課《江雪》時,我出示雪景圖,在悲涼的歌聲中把學生引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空曠世界,讓學生細細體會作者孤寂的心情,激起學生無限的遐想,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唱起這首歌。學生通過反復的“聽”,培養了對音樂的感受力,提高了自己的音樂素養,同時使自己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
4.轉變傳統教學方式:
我是一名鄉村小學的音樂教師,學校的音樂設施只有錄音機和電子琴。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我采用的教學模式一般是:導入——作品簡介——作品欣賞——談體會或唱奏主題音樂,這種教學方式只重教師講授,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就對欣賞課失去興趣。可如今科技發達了,我就想方法使用VCD、電腦來輔助音樂課堂教學,這樣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枯燥無味的欣賞內容變得更直觀、形象化了,就比只用磁帶的效果好的多。例如:在欣賞《青春舞曲》這首旋律活潑、節奏歡快的音樂時可先介紹新疆歌舞音樂的特點(從網上下載圖片輔助進行);緊接著欣賞《青春舞曲》并引導學生分析作品;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設計一些簡單舞蹈動作隨音樂進行律動。又如我在上戲曲音樂“京劇”欣賞時,經常與學生一起搖頭晃腦依依呀呀地唱上幾句,學生就覺得非常有趣,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聽”、“看”、“唱”、“想”、“動”、“說”的參與,從而更好地體驗到音樂的美妙之處。
5.提倡學科綜合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要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不僅要與姊妹藝術綜合還要與其他學科綜合”。例如在欣賞教材《月光下的鳳尾竹》我是這樣進行的,先介紹云南的自然風光及民俗風情、文化(從網上下載圖片輔助進行);再介紹民族樂器“葫蘆絲”,并且試奏一下主題音樂;最后引導學生聽賞、分析、體驗,這就體現音樂與人文、地理相結合,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知識,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音樂還可以與舞蹈、美術、文學等許多學科有機的結合,只要我們平時多觀察、思考,不僅我們的學生學的輕松,我們自己也教的輕松,而且會取得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6.鼓勵表述
音樂欣賞的審美過程大致分為音樂審美直覺、音樂審美體驗和音樂審美升華三個階段。欣賞者必須通過親身聆聽音樂,直接接受音樂信息,獲得直觀審美感受。欣賞者在審美直覺和審美體驗的基礎上,達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與音樂作者發生了情感共鳴。這是更高層次的欣賞,是欣賞的深化。由于學生的水平有限,特別是農村學生接觸面較窄,而且語言能力低,我對學生表達不做任何規定,可以不用專業術語,也不分對與錯,只讓學生談自己的真實認識與感受,重在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不論學生說得好不好,都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學生在欣賞后有各自的感受就夠了,集體的欣賞過程也只追求大致相近,“求大同,存小異”,教師決不生硬地將所有人的感受統一起來。
綜上所述,我們要改變直接告訴學生“1+1=2而不講解為什么等于2的教學方式,再也不能讓學生覺得音樂課是“老套、枯燥、沒意思、無聊至極……”而要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并不是三、兩天就能實現的,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一個持久的過程。
文章標題:談農村小學的音樂欣賞課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yingshi/102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