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6-02-24 13:47 熱度:
音樂是一門藝術,在很多學校都會開設音樂課程,音樂也是一門聽覺藝術,人們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種美的感覺。不同音樂帶給人的情感是不同的,本文是一篇貴州論文發表范文,主要論述了運用聯覺提升學生的音樂感悟的嘗試。
摘 要: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意象聯覺、體態聯覺、感官通覺這三種方式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悟。
關鍵詞:音樂欣賞,聯覺
“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聽,是音樂活動的最基本特征。”“似乎一切音樂活動都與‘聽’有關。”……從一個個專家學者對音樂特質的詮釋中,我不難看出:音樂離不開“聽”。然而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是不能將音樂全部局限于“聽”字上,因為一個“聽”字,是不能讓學生聽出《春江花月夜》中的意境美;一個“聽”字,是不能讓學生聽出《高山流水》中所蘊含的知遇之意;一個“聽”字,是不能讓學生聽出《生命交響曲》中的音樂價值。為此,我們應突破“聽”的界限,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全身感官,去全方位地感知音樂的內涵。
1、意象聯覺,拉開音樂欣賞的神秘面紗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它常常通過聲音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使人產生一種美侖美奐的感覺,這種感覺時而清晰地呈現在自己的腦海里,時而模糊地隱匿在記憶的深處,時而若隱若現地飄浮在眼前……這些就是我們在音樂欣賞過程中,產生的“聽覺”與“意象”的聯合反映,進而造成并非只有一種聲音存在的綜合反應關系。正因“聽覺”與“意象”之間有著無法厘清的微妙關系,為此,我們在進行音樂欣賞時,要充分地發揮“想象”這一手段,從而幫助學生在音樂旋律的感知中、在內心律動的波瀾中,深刻地體會音樂的內涵,進而拉開音樂欣賞的神秘面紗。
例如《春江花月夜》的欣賞教學。《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此曲通過對江南美景的再現,通過對游子思歸的描寫,通過人生的思考,描寫出一幅清新典雅又果敢追求的人生畫卷。此曲無論是在意境的營造,還是音樂技法的生成,都達到了空前絕后的水準。然而,如果我們單從“聽”的角度來引領學生欣賞此曲時,就會讓很多學生“不知其意,不感其樂”。為此,我在教學時,通過意象聯覺的手段,幫助學生進入音樂欣賞的世界:首先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出一幅江南美麗的畫面,讓學生先行有腦海中生成“春江花月夜”相關的視覺圖像;接著運用文學的手段,介紹此曲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在在詩與律的交融中感知詩人對大自然奇麗景色的熱愛,幫助學生產生意念感受;再接著,通過“畫面、詩歌、樂曲”融合的方法,帶領學生在音樂欣賞中走進樂曲的世界。
2、體態聯覺,映襯音樂欣賞的形體律動
“德國足球踢得好,是因為德國音樂中的三連音特別多;巴西足球踢得好,是因為巴西桑巴音里有著豐富的五連音;而我們中國足球之所以沒能踢出國門,是因為我們的音樂總是局限于‘二拍子與四拍子’對稱之中,當我們正在左右搗腳時,人家桑巴舞步早已把球斷下……”或許這是一個笑話,但在這笑話中,我們不難看出音樂與形體律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曾如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所說:“音樂教育要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為此,我們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也應充分發揮“形體律動”的切合作用,讓學生在形體律動中,產生一種“身體的音樂”,從而映襯樂曲中的韻律。
例如《在鐘表店里》的欣賞教學。《在鐘表店里》是一首通俗易懂的世界管弦名曲,它描寫了在琳瑯滿目的鐘表店里,袖標工人在清脆的鐘表聲中愉快工作的情景。為了讓學生充分地感知樂曲中的律動,也為了讓學生能自覺產生一種與樂曲的和諧律動。我在教學時,分三步進行:首先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即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想象鐘表的聲音及其動作,并進行肢體模仿;接著,我讓學生聆聽樂曲,根據音樂的律動,隨興而舞。再接著,讓學生根據對樂曲的感受與理解,或三五成群,或兩兩作伴,進行肢體表演,并引導他們根據樂曲內容進行適當地編配,以還原樂曲情景。
3、感官通覺,抵達音樂欣賞的最深處
大凡學過音樂的人,都有這樣一種體驗:看到一個樂譜的時候,或是見到一段舞蹈時,根本不需用自己刻意的演奏或演唱,就似乎“聽”到了優美的旋律在耳邊響起,有時,連自己的雙手也會跟著不自覺地動起來,這種在不經間流露出來的反應,就是心理學家所說“各感官的聯覺”。感官聯覺一方面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詮釋音樂的內涵,一方面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更深刻地欣賞音樂,從而抵達音樂世界的最深處。
例如《暴風雨》欣賞教學。《暴風雨》是美國作曲家格羅菲花費十年時間完成的一首力作,他嫻熟地運用管弦樂器的各種音色將大峽谷暴風雨來臨時那變幻無窮,氣勢磅礴、神奇詭異的景象一一呈現了出來,從而為我們呈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大峽谷自然之美。為讓學生充分理解此曲的內蘊,也為學生感受音樂的真諦,我在教學時,將學生身體中的各種感官進行聯覺:首先利用學生擅長的感官來表現樂曲,即讓學生用身體中的感官來“表現”樂曲中的“雨滴”,于是,有的用嘴巴,有的用腳尖輕踩地板……接著我與學生找來一些打擊樂器,與學生一道,用準備好的器具來模仿雨滴的聲音;再接著,我與學生一道,在樂曲的律動中,盡情地享受著音樂所帶來的遐想,并讓這些遐想與樂曲形成完美的統一。
總之,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我們應努力突破“聽”的界限,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全身感官,讓音樂這潺潺小溪流入學生的心田,并滋潤他們的心靈。
貴州論文發表期刊推薦《音樂研究》1958年創刊。本刊是由中國出版集團主管,人民音樂出版社主辦的全國性音樂理論學術季刊,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創辦最早的音樂學術刊物。自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研究祖國傳統的音樂藝術,關注國內外音樂的最新發展,成為國家權威學術機構等公認的全國中文一級核心期刊,在許多省市、高校則被確認為音樂類權威學術期刊。
文章標題:貴州論文發表運用聯覺提升學生的音樂感悟的嘗試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3014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