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13 15:56 熱度:
中學共青團作為共青團事業的基礎和源頭,是新形勢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共青團工作進一步深入發展的出發點。因此,研究新的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新特點,有利于共青團的根本職責和黨的基礎的鞏固。所以,共青團發展研究的課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摘要]中學共青團工作作為共青團事業的基礎和源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勢下,中學共青團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針對當前出現的新問題,本文在重視中學共青團工作的現實意義的基礎上,提出新時期中學共青團工作的創新機制。為推動中學教育工作,加強共青團基礎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與注重發展學生特點相結合做出貢獻。
[關鍵詞]文學研究生如何投稿,中學共青團,發展,創新機制
一、重視中學共青團發展的現實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共青團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在“服務經濟、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總體思路指導下,共青團陸續推出了“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和“服務萬村行動”等活動。活動開展多年來積累了豐碩的成果,如“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動”“青年文明號”“青年文明社區”“保護母親河行動”等。這些成果積累為共青團組織適應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課題,轉變運作方式提供了思想和實踐的基礎準備,也培養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思維、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青年工作人才。
中學共青團是整個共青團事業的基礎和源頭,在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團結、教育、引導中學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市場經濟大環境影響下,團組織作為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在中學廣大師生心目中的影響越來越小。由于社會上各種不公平競爭及失德、失范現象,也致使團組織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持續下降。長期以來,學校團組織的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內容以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特別強調德育先行問題,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說教的長期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中學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對中學生進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而當前團組織的教育忽視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同時,由于受到社會、家庭、傳統觀念及外來文化價值觀等的影響和沖擊,學生的思想比較復雜,學生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共青團在學生中的影響力較弱。這些新問題和新情況要求中學團組織應該教育和團結青少年學生,作為黨聯系青少年的紐帶和青年群眾基礎的聯系者,積極做好團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中學生的全面素質。引導和管理校園文化,構建和諧的中學校園,維護青年學生的合法權益,扶助弱勢青年群體等方面,利用自身優勢承擔不可替代的職責。
二、新形勢下加強中學共青團建設的創新工作機制
面對新形勢下中學共青團的困境及出現的問題,中學共青團組織將如何應對,以更好地推動中學團組織的發展?我們必須結合中學共青團的內在規律,以更新的思維來深入探討加強中學共青團工作的對策和可行性。
(一)各級團組織要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指導和協調,適應新形勢下中學共青團工作開展的要求
現階段,我國教育體制正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中學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級團組織應從工作機制入手,加強對中學共青團工作的指導和協調。上級團組織應從工作環境、引導服務方面著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調動基層團組織和團干部的積極性;鶎訄F組織應按照上級組織要求,圍繞學校教學管理工作開展團的各項具體工作。在工作中要積極主動,講求方法,加強交流,建立完善通暢的協作機制。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趨勢,是中學共青團工作的最大依托,共青團工作的開展始終要圍繞素質教育創造性的進行,這是中學共青團開展工作的前提。
(二)加強中學生對團的認知教育,健全中學生團校建設
在應試教育和選拔性考試的壓力下,當前中學生仍然以學習成績為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注重學習成績,學習占用了幾乎全部的時間,學生沒有時間了解共青團的知識,學校在升學率的壓力下,往往忽視團知識的教育。因此,廣大學生對團組織沒有正確的認識,缺乏對團知識的認知。這種情況要求我們從學校自身做起,加強學生對團組織知識的教育,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入團動機加入團組織。同時加強中學生團校建設,可以采取各種形式吸引青少年學生加入團組織。例如,通過預備團員制度、學生自主評比、社團團組織、寢室團組織等,通過團校建設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團組織在中學生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三)切實維護學生利益,尊重教學規律,注重學生多樣化發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學校保障機制
加強和改進中學共青團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校領導的重視,社會各界的協作,各級團組織之間的理解和支持,團干部和青年學生對團組織的再認識和再發展。從保障機制上來說,要正確處理好以下關系:
一是團的活動時間與學習時間的關系。共青團工作的開展要尊重教育規律,正視教學和團組織工作的沖突。共青團活動的開展要在學習時間有保障,并能取得學生和家長支持的基礎上。二是團的活動內容與學習內容之間的關系。中學階段的基本教育方式應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注重學生興趣的自主性、多樣性。而團的活動注重思想道德的提升,兩者應該相互融合,以興趣促學習,以學習提升興趣。三是團的工作與學校的關系。學校要在團的活動開展時提供場地、經費、人員、時間的支持,這是共青團工作開展的必要保障。
因此,各個學校團組織的工作要想在學生中獲得認可和感召力,就應該建立全方位的保障機制,站在維護學生利益的立場上,活動的開展也應該更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多樣化發展。
(四)注重中學生成長特點,因材施教,提高團組織工作的針對性
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現狀,團組織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不同的活動。從調查結果中發現,中學的學生心理、學習、思想和行為的變化,總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經歷一個由單純到復雜的過程。因此,基層的團組織開展活動必須準確認識社會環境的影響程度,突出針對性和親和力,以正確引導并解決學生在不同階段遇到的不同困惑,提高共青團的時代性和滲透力。
(五)增強品牌意識,樹立具有特色的中學共青團活動品牌
要突破以往思想教育活動的局限,根據中學生的成長規律和中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和開展工作,推出具有深遠影響力、鮮活生命力的德育品牌。例如,“國旗下的講話”“我的中國夢”演講比賽;樹立在中學生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通過“牽手”助學活動、品牌社團“滿族鼓韻”舞蹈項目,以榜樣的力量教育和引導學生。
【參考文獻】
[1]胡獻忠.中學共青團工作的困境與選擇.中國德育,2012
(13).
[2]蔡麗新.地方共青團組織的機制建設與發展.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3).
[3]陳相光.略論共青團組織校園文化建設和素質教育的創新途徑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8(3).
[4]錢永祥,張艷.中學共青團工作運行機制研究.當代青年研究,2012(12).
文章標題:文學研究生如何投稿中學共青團發展創新機制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370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