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12 15:42 熱度:
在區域活動中如何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經驗。
【摘要】《綱要》明確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而區域活動(大多是自選游戲)能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無需受到“自己要與集體同步”的約束,能夠使幼兒在輕松、愉快、自愿的狀態下游戲。
【關鍵詞】教育論文發表網站,好奇心,游戲,區域活動
一、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激發幼兒探索欲望。
幼兒認識事物大多依賴直接經驗,“有材料陪伴”的學習是幼兒學習的特點,在各個區域中因地制宜地提供豐富的、具有適宜結構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讓幼兒與材料的互動中進行自主探索、大膽地嘗試,激起幼兒對材料的好奇心,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材料的提供要注意做到:
1.多樣性。即提供的材料數量上要充足、形式上要多樣。如:在科學區,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科學活動材料,以便孩子們操作。如: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放大鏡、望遠鏡、三棱鏡、潛望鏡以及有機玻璃等有關光的游戲材料,別針、鐵粉、沙子和各種形狀的磁鐵以及磁鐵玩具等有關磁的游戲材料,木塊、鐵釘、橡皮泥、塑料瓶、普通紙、蠟紙等有關沉浮的游戲材料,電珠、電池、金屬絲、玻璃棒、毛氈、塑料棒和碎紙等有關電的游戲材料,紙杯、棉線、喇叭、海螺、塑料管等有關聲音的游戲材料,能旋轉的紙蛇和各種各樣的風車、降落傘、風向測速儀等有關風的游戲材料,還有天平、不倒翁、陀螺、平衡小丑等,其中有的材料是我和孩子們制作的,孩子們百玩不厭,獲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2.層次性。指材料的難度程度和投放的層次性。如動手區中多提供半成品的材料滿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的需要。在不同的探索階段投放的材料也要呈現層次性,探索初始可以提供簡單的幼兒容易操作成功的材料,等幼兒有了一定經驗后再逐步提高難度。
3.趣味性。即材料要能吸引幼兒,能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如在自然角,我們不僅飼養著孩子們帶來的烏龜、金魚、田螺、龍蝦等小動物,而且還根據季節變化隨時豐富內容。如:春季,種植大蒜、花草;夏季,擺滿幼兒自帶的五顏六色的鮮花以及在海濱旅游時的收獲;秋季,則以“豐收的喜悅”為主題,展示孩子們不常見的棉花、玉米、花生、黃豆、小麥、水稻、高粱及向日葵等農作物,并把它們打扮成各種卡通形象;冬季,展示師幼共同制作的動植物標本。此外還準備有動植物觀察記錄本,引導幼兒隨時將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
4.多功能性。即盡量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幼兒的探索性學習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象與創造,多功能的材料能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使幼兒的區角探索活動更加靈活有趣。如美工區,我們投放了各色卡紙、臘光紙、水彩筆、油畫棒、蠟鉛筆等幼兒可嘗試多種繪畫工具的不同畫法;投放各種大小不同的石頭、毛筆、顏料、顏料盤,幼兒可自由制作各種石頭畫;投放各色毛線、小鐵線、碎布、貝殼、動物羽毛幼兒可自由編織拼圖。
二、觀察了解幼兒的需要和表現,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
要指導幼兒,首先要觀察了解幼兒,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需要和表現,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以便能從客觀實際出發,采取恰當的方式給幼兒適當的幫助,或向幼兒提出有效的建議。因此需要靈活運用整體觀察和局部觀察。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經常發生的問題是幼兒對有關區域常規材料操作的不了解和對自己活動目的的不明確等,而且,需要教師幫助的面很廣,幾乎涉及到每一個區域和每一個幼兒。但教師不需要花很長時間,只要蜻蜓點水式地關心一下,即可了解幼兒的活動狀況了。就是說,此時采用整體觀察的方式是最合適。
《指南》(試行)中提出“教師在區角活動中要了解幼兒,敏感地覺察幼兒的需要差異,對幼兒進行個別化的指導”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情緒是穩定的,因此教師應把更多的精力投放于局部觀察之中,這時教師需要了解個別幼兒的活動狀況,需要對新投放材料的適宜性進行檢驗,需要對幼兒活動中的熱點問題跟蹤觀察或尋找新的熱點等等,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深入細致的局部觀察。在活動中,幼兒得到及時的反饋越多,就越能增強好奇心和主動性,積極探索,獲得新經驗。假如教師只提供一些材料,而不和幼兒交往,不給幼兒以回應,就會影響幼兒探索的積極性。為了帶動幼兒進行有目的的活動,教師需要對幼兒有所表示,使幼兒的行為受到贊許和強化。教師對幼兒活動的具體參與,指導和幫助,可促使幼兒活動水平不斷提高,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認為教師在區域活動時應考慮到個體差距,對較特殊的幼兒進行跟蹤指導,促進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只要他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就是成功。如有一次自然角觀察記錄蘿卜生長過程,許多幼兒都按照教師的教育計劃和要求種植了蘿卜,并對它進行觀察記錄,但個別幼兒偏要從家里帶小烏龜來,記錄它的生長過程。對于這樣的孩子,教師首先應認可和鼓勵他的做法,在觀察記錄過程中,及時幫助他們整理記錄的內容和他們一起提煉所獲得的認知經驗。
活動結束和活動開始時情況相同,教師的觀察在于了解大多數的活動,以便確定結束的時間,特別是要注意個別幼兒的活動進程,以幫助他們做好結束活動的心理準備。
總之,幼兒探索性學習是自主和持續性的活動,而創設滿足幼兒自由探索的區域活動能使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擇,用自身的方式學習。教師也能進一步做到因人施教,在尊重幼兒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上,努力使每一位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龔惠娟.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0年02期
[2]吳瑾.區域活動中教師“教”與幼兒“學”的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4期
文章標題:教育論文發表網站范文區域活動的創設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368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