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子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17 16:46 熱度:
[摘要]電子文獻傳遞是網絡環境下的文獻資源共享的新型模式。本文從自身工作環境及其聯系單位的情況出發對電子文獻傳遞產生的因素分析到存在的問題入手,對圖書館電子文獻服務提出了淺薄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電子文獻傳遞,產生因素,存在問題,建議對策
在圖書館中存在各種文獻的傳遞方式。早期的文獻傳遞服務主要是圖書館的館際合作。在整個文獻的發展過程中,文獻傳遞一般有4種方式:①傳真:速度快,但費用高,一般不采用。②電子郵件、文件傳送協議(FTP)等網絡傳遞方式因價格低廉,速度快捷而成文文獻傳遞的主導方式。③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新的文獻傳遞方式,比如借助于騰訊QQ、MSN和實時咨詢可以及時和對方館的工作人員聯系,這是一種交流方式更直接、傳遞速度更快捷的傳遞方式,對身處校園網中的廣大館員來說值得推廣。④遠程文獻傳遞平臺,通過表單回復或實時傳遞等方式進行電子文獻傳遞服務,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加強館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人才和學科結構優勢互補,同時也比較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我館自建館以來,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滿足讀者的需要,圖書檢索從傳統的手工卡片檢索到計算機的網絡化、數字化管理不斷進取、發展完善,在多年的辦館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的辦館特點:具有豐富的館藏典籍,以地方文獻為特色;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實現數字化信息資源共享為目標;積極的文獻開發,以建立地區文獻信息中心為方向等特色。而圖書館一向的辦館目標,服務目的都是不斷的滿足讀者的對書籍閱讀的需求。但隨著讀者需求的不斷提高,我發現我館在電子文獻傳遞方面存在了一定的瓶頸。以下我將就我的工作聯合參考咨詢與文獻傳遞網的服務針對電子文獻傳遞方面反映一定的問題,提出個人的解決建議。
1、什么是電子文獻傳遞服務。
電子文獻傳遞服務是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電子出版物、網絡信息和網絡數據庫的迅速增長而發展起來的文獻服務術語,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及信息機構為滿足用戶對文獻資料的實時需求、提高工作效率而采用的服務手段,是圖書館資源共享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傳統館際互借服務在網絡環境下的延伸和拓展。隨著現代信息傳遞技術的發展,電子文獻傳遞服務將逐步成為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電子文獻傳遞服務產生的動因
電子文獻應運而生有它一定的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技術條件和圖書館本身需求所致的。在經濟發達、教育普及、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的現代信息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知識的快速積累交互影響下造成“信息爆炸”,人們跟需要看到新觀念的提出、新技術的產生、新市場的占領以及新文化的拓展的全面、準確、快速地信息知識。同時在這個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不僅僅局限于了解某一領域或某一局部的信息,,了解全球知識信息更多的看清世界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與共求。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因而,學習知識不再是人生某一階段的一次性努力所能解決的,一勞永逸的在校學習也已成為歷史。無論什么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在不斷學習與不斷工作的良性循環中,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不斷地更新知識變得越來越廣泛而強烈。因此,圖書館若不能與現代信息社會同步發展,大力提高文獻保障力,其地位和作用必將被其他行業所代替。這就要求圖書館不能局限于傳統,墨守成規,它必須敢于承擔風險,順應時代的發展,利用科技的力量不斷的開發各種不同的文獻信息傳遞方式,以滿足讀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3、電子文獻傳遞的國內現狀及我館現狀。
我國圖書館的電子文獻傳遞服務工作發展十分的迅速,已建立了全國性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和相應的領導組織機構。國家科技信息保障體系和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的啟動,標志著在資源建設方面進行集團采購、資源共享、電子文獻傳遞等工作迅速開展,并由此涌現出一批電子文獻傳遞服務的核心單位。如中國農業科學院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文獻傳遞服務開展得較好,除此之外,還有如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國學術期刊網、重慶維普等商業性的電子文獻傳遞機構。電子文獻傳遞由于是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文獻提供,滿足了用戶對文獻資料袋實時需求,成為圖書館資源共享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傳統館際互借服務在網絡環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同時吉林大學圖書館所實行的館際互借也充分的利用了電子文獻傳遞的服務開拓了圖書館服務的新天地。因此,國內許多圖書館加大了對電子文獻傳遞服務人才的高檔設備的配置,有自館開發的電子文獻傳遞系統,也有的引進適合通過掃描方式進行電子文獻傳遞服務的美國Ariel軟件,促進了電子文獻傳遞服務的迅速發展。
在我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是我國大型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擁有著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中文數字化資源庫群:電子圖書90萬種,期刊論文1500多萬篇,博碩士論文23萬篇,會議論文17萬篇,外文期刊論文500多萬篇,博碩士論文23萬篇,會議論文17萬篇,外文期刊論文500萬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7萬件,專利說明書86萬件,以及全國公共圖書館建立的規模龐大的地方文獻數據庫和特色資源庫,提供網上咨詢、短信咨詢、電話咨詢和OICQ實時在線咨詢等四種方式的文獻咨詢服務。
4、影響電子文獻傳遞開展的因素
我館的文獻提供采用原版提供,外文的書籍并沒有中文的翻譯,或只提供外文的網址,在很多程度上給英文水平較低的讀者帶來了一定的麻煩,這樣是我館發揮周到服務的一塊新土地。
文獻互借不常用。由于知識版權的問題,我館的文獻互借功能并不常用,而文獻互借卻已成為了未來圖書館擴寬咨詢,周到服務的一種發展趨勢。讓讀者滿意才是我館工作不斷追求的目標。
我館所使用的數據庫更新慢。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領域及人們的思想也不斷的更新換代。在21世紀,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各種觀念的碰撞,讓期刊及其討論性著作的出版越來月頻繁。而廣大讀者對圖書館檢索庫的更新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讀者對圖書館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館內數據庫的跟新。數據庫的更新也漸漸的成為一個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文獻傳遞工作問題的解決建議
5.1呼吁制定新的圖書館評估體系內容革新,以評估來導向圖書館開展文獻傳遞工作。
我國現行的圖書館評估體系大體上還是偏向于重藏輕用,導致整個圖書館的經營效率低下,讀者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滿足。為此我認為應該通過圖書館專業協會的專家或管理者,呼吁制定新的圖書館評估體系,來導向圖書館的文獻傳遞工作,將文獻傳遞的費用聯系起來,真正地從讀者的角度出發,為讀者盡快地找到他們所需要的資料而服務。
5.2提高思想認識、完善服務設施
提高對文獻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沖破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和傳統觀念上的束縛。圖書館只有認識到文獻傳遞服務工作在整個圖書館工作中的重要性,做好文獻傳遞服務工作才能更好的體現圖書館的服務讀者的目標和價值。
同時,配備先進的開展文獻傳遞服務的各種設備和軟件,如高檔電腦、掃描儀、掃描專用電腦、傳真機和各種電子文獻傳遞軟件等,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館藏資源,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圖書館的設備無論在圖書館學理論研究中,還是在圖書館實際工作中,都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古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之說,試想離開了設備,何談圖書館信息傳遞功能的發揮?因此圖書館的設備配置也是不容小覷的。
5.3提高館內工作人員的素質
網絡環境下,電子文獻的傳遞與咨詢在網絡過程中傳遞,因此圖書館工作人員收集、處理、傳遞信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工作的效率及服務的質量。而文獻傳遞服務工作涉及的環節眾多,要求館員既要熟悉館藏,了解各類信息源的特點,能夠熟練地檢索數據庫;相當熟練地運用信息檢索技術,并且發揮信息分析功能;又要能使用傳真機、掃描儀及Ariel等文獻傳遞軟硬件工具;同時具備一定的外文能力,對外文書籍的查找能夠準確而及時,因此館內工作人員掌握和運用現代技術對于快速、有效地傳遞文獻資源信息顯得十分重要。
6.結論
圖書館要利用數字化和遠程通信技術為文獻傳遞服務發展創造的機會,一方面應加快我國印刷型文獻數字化轉換計劃的實施,建設各種各樣的特色數據庫和專題數據庫;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收集和利用國外的電子出版物和聯機服務系統,為文獻傳遞服務準備充分的數字化資源,并利用電子型資料的優點,實現快速低價的打印輸出,依靠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高效率的電子文獻服務系統。
參考文獻:
【1】 劉泳潔、劉喜球.圖書館電子文獻傳遞服務的發展及對策[J]電子技術及信息科技——《圖書館》2005(4)23-27
【2】 張靜、杜傳麗.圖書館文獻傳遞障礙及對策[J]<<濟南大學學報>>2006(3)32-35
【3】 胡俊榮電子文獻傳遞服務產生動因探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6)16-19
文章標題:淺談圖書館電子文獻傳遞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dianzijishu/771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