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8 08:05:01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最新期刊目錄
西秦嶺洮河盆地上三疊統窄陸架型海底扇發育特征與輸運機制————作者:談明軒;袁賽賽;陳綿培;孫浩南;馬宏霞;章誠誠;
摘要:西秦嶺洮河盆地上三疊統出露一系列窄陸架控制的海底扇體系,是古特提斯洋東北緣最后一期深海相沉積記錄。通過臨潭-卓尼地區上三疊統納魯組典型露頭野外與室內精細沉積學解剖,明確該海底扇的沉積組合、沉積單元和成因機制。研究表明,研究區上三疊統海底扇發育多種類型重力流沉積,具有低密度與高密度濁流沉積、混合事件層、異重巖和反射型濁流沉積等4種沉積組合。目前大部分深水露頭反映了海底扇中-遠端沉積面貌,以海底扇朵體...
南海東沙隆起北緣晚始新世構造裂點遷移及其源-匯效應————作者:劉強虎;彭光榮;劉培;余雄飚;熊萬林;周子強;朱紅濤;
摘要:為驗證超覆背景下的殘余地貌能否為沉積物產出提供有效信息,以珠江口盆地內最大凸起單元——東沙隆起作為研究對象,應用全覆蓋地震數據及鉆井約束,提取了晚始新世恩平組殘余地貌上關鍵流域的河道縱向剖面,刻畫了邊界斷裂的活動性,量化了砂體粒度及沉積通量的時空變化。研究評估了殘余地貌特征與沉積區粒度和通量變化間的匹配程度。研究表明:兩大關鍵流域的河道剖面均存在構造裂點,且與晚始新世活躍的邊界斷層相匹配。裂點溯源...
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鉆探井天然氫氣吸附特征及賦存規律————作者:韓雙彪;王縉;黃劼;王成善;
摘要: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鉆探井松科2井中發現了高含量天然氫氣,氫氣在不同類型巖石儲層中吸附特征復雜。通過鉆探井天然氫異常顯示儲層實驗測試數據并結合分子動力學方法研究了不同地質條件下不同類型巖石儲層中天然氫氣吸附特征,根據溫度、壓力、孔隙直徑、孔隙類型及氣體競爭吸附因素研究了天然氫氣賦存變化規律。研究結果表明:(1)天然氫異常顯示儲層中氫氣含量最高達26.89%,礦物以黏土礦物及石英為主,有機質含量相對較高...
陸相富碳酸鹽頁巖紋層組合對頁巖油富集的控制作用——以渤海灣盆地濟陽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組頁巖為例————作者:李軍亮;王民;秦峰;王勇;魏曉亮;孟偉;沈安超;宋兆京;余昌琦;李俊乾;劉嘉祺;
摘要:陸相頁巖油勘探已取得突破,但頁巖油富集高產的主控地質因素尚不清晰,制約著頁巖油的高效開發。精細刻畫不同紋層特征可揭示頁巖油富集主控因素。本文以濟陽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組富碳酸鹽頁巖為研究對象,通過薄片鑒定和場發射掃描電鏡觀察,剖析了典型紋層儲集空間和含油性的特征,揭示了頁巖紋層組合對頁巖油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發現,濟陽坳陷沙河街組四段上亞段富碳酸鹽頁巖的紋層可劃分為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粉...
渤海灣盆地黃驊坳陷歧北次凹古近系沙河街組三段一亞段頁巖含油性控制因素與頁巖油富集模式————作者:游祖輝;趙建華;蒲秀剛;劉可禹;張偉;王志昊;時戰楠;韓文中;官全勝;王紀揚;
摘要:渤海灣盆地黃驊坳陷歧北次凹古近系沙河街組三段(沙三段)頁巖油展現了巨大的勘探開發潛力。通過開展系統的巖心觀察、薄片鑒定、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XRD)、高壓壓汞、總有機碳含量(TOC)以及巖石熱解等實驗分析,探討了頁巖油富集的地質條件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歧北次凹沙三段一亞段主要發育紋層狀中粒灰云質頁巖、紋層狀細粒混合質頁巖、層狀細粒混合質泥巖、層狀中粒混合質泥巖、層狀粗粒長英質泥巖和塊狀中...
中國南方揚子地區二疊系頁巖氣勘探潛力與方向————作者:金之鈞;劉光祥;王鵬威;聶海寬;李敏;王冠平;
摘要:中國南方揚子地區二疊系頁巖氣雖然已獲得重要勘探突破,但受限于復雜沉積相變、差異化源-儲條件以及構造保存條件等多種因素,其勘探潛力與下一步方向仍不十分清楚。系統研究了二疊系頁巖特征及分布、勘探潛力與頁巖氣保存條件,提出了勘探前景與方向。研究表明:二疊系共發育海相和海-陸過渡相2種類型頁巖,孤峰組、龍潭組/吳家坪組和大隆組3套富有機質頁巖地層。頁巖展布受陸緣(內)裂陷和克拉通內拗陷盆地控制,海-陸過渡...
火山灰蝕變對細粒混積巖元素異常的影響及對古環境恢復的作用——以三塘湖盆地條湖-馬朗凹陷二疊系蘆草溝組二段為例————作者:潘永帥;柳波;楊易卓;屈童;黃志龍;徐雄飛;
摘要:火山灰輸入對咸化湖盆沉積環境重建的影響較大,其豐富的微量元素隨著沉降入湖并與沉積物共同保存,導致湖相地層的元素含量無法代表原始沉積特征。以三塘湖盆地條湖-馬朗凹陷二疊系蘆草溝組二段(蘆二段)為例,開展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飽和烴氣相色譜-質譜、全巖X射線衍射和有機碳含量測試分析以及薄片鑒定,研究火山灰蝕變對細粒混積巖元素異常的影響機制,恢復火山灰影響下的咸化湖相沉積環境。研究結果表明:蘆二段由細...
中國氦氣勘探開發進展與展望————作者:劉成林;洪思婕;王馨佩;范立勇;王海東;陳踐發;朱玉新;丁振剛;張雪;胡浩然;
摘要:氦氣是重要的具有戰略意義的資源,分析中國氦氣勘探與開發進展及其勘探前景具有重大意義。研究分析了中國氦氣勘探開發現狀,梳理了中國典型含氦天然氣田(藏)的地質條件,展望了中國氦氣發展前景。研究認為:(1)氦氣在中國主要與烴類或者非烴類氣藏伴生,且富氦天然氣藏具有多層、多類型分布特征,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是中國3大氦氣富集盆地。(2)中國西部擠壓型盆地以殼源氦氣為主,少量為幔源氦氣,與烴類...
渤海灣盆地東濮凹陷洼陷帶油氣地質新認識與勘探突破————作者:段金寶;徐田武;楊棟棟;姜振學;高永濤;王德波;李路;袁波;
摘要:洼陷帶作為油氣勘探的重點領域,在渤海灣盆地東濮凹陷40余年的勘探歷程中,其勘探面積占東濮凹陷的49%,但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僅占東濮凹陷的1%,呈現出“剩余資源大、探明儲量少、有油流無高產、有發現難展開”的勘探困境。近年來,通過持續加強油氣富集規律研究,綜合利用巖心、測井和分析化驗資料,對東濮凹陷不同洼陷開展了烴源巖、源-儲配置關系和成藏序列系統研究。研究表明:(1)厚度相對薄、有機質豐度相對高(總有...
柴達木盆地中侏羅世氣候干旱化與油頁巖成礦耦合機制————作者:謝文泉;譚靜強;賈建亮;曹濤濤;王勇;
摘要:氣候對湖泊生物發育以及沉積環境具有重要影響,是影響油頁巖成礦的重要因素。在中侏羅世晚期,柴達木盆地氣候經歷了一次由濕潤向干旱的重大轉變。在此氣候轉折期,盆地沉積了一套連續穩定的湖相油頁巖。以該套油頁巖為研究對象,利用孢粉學和地球化學等手段,探究了氣候干旱化與油頁巖成礦的協同演化關系。研究表明:(1)石門溝組頁巖段油頁巖沉積于不同的干濕氣候背景,下部黑色塊狀油頁巖沉積于相對濕潤氣候背景下的淡水湖泊,...
瓊東南盆地樂東北坡梅山組海底扇沉積特征及沉積模式————作者:楊宏宇;胡明毅;蔡全升;陳志宏;劉為;
摘要:深入研究瓊東南盆地樂東北坡梅山組海底扇的沉積特征及其沉積模式,對于指導該區域梅山組天然氣勘探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巖心精細觀察,結合地震、測井以及分析測試資料,并運用層序地層學與沉積學理論,研究了瓊東南盆地樂東北坡梅山組海底扇的沉積特征和沉積模式。研究表明:(1)樂東北坡梅山組海底扇的物源分別來自西部和北部。西部物源海底扇主要分布于坡折帶以下的盆地沉積區。受構造限制西部物源海底扇在低洼區沉積,剖面上水...
采氣速度對不同儲集空間類型碳酸鹽巖氣藏水侵動態的影響——以四川盆地震旦系燈影組為例————作者:熊鈺;牛全鋒;孫澤威;江俊;張春;
摘要:為了深入分析不同儲集空間類型碳酸鹽巖氣藏的采氣和水侵動態,實現氣藏的高效開發,采集四川盆地震旦系燈影組氣藏中的孔洞型、裂縫型和縫洞型3種類型碳酸鹽巖樣品,以水侵物理模擬實驗為主要研究手段,橫向對比分析其水侵動態,提出了水侵動態預測新方法(ω=ARB)。研究結果表明:新方法對不同三維儲集空間結構的巖樣水侵預測效果非常理想。不僅適用于非均質底水氣藏的水侵動態預測,還能分析碳酸鹽巖...
渤海灣盆地遼河坳陷西部凹陷曙光地區古近系沙河街組低熟頁巖干酪根分子結構及生烴特征————作者:馬桂麗;陳君青;岳長濤;馬躍;王玉瑩;龐宏;姜福杰;火勛港;
摘要:從分子尺度探討低熟頁巖干酪根結構及生烴特征,揭示其生烴路徑和生烴模式對低熟頁巖干酪根生烴研究及頁巖油勘探的重要意義。通過元素分析、固體碳核磁共振譜(13C NMR)、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和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等測試分析,研究了遼河坳陷西部凹陷沙河街組四段低熟頁巖干酪根的雜原子形態、碳骨架結構、脂肪族和芳香族官能團等特征,構建了化學式為C188
碳酸鹽礦物微量稀土元素測試新技術開發及應用————作者:胡安平;梁峰;羅憲嬰;王永生;喬占峰;賀訓云;沈安江;
摘要:微量稀土元素在成巖環境重建和成巖流體演化示蹤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溶液法是目前該領域較為成熟且常用的測定方法,但存在粉末樣品需求量大,導致只能對多個微區成巖組構混合樣進行測試;樣品化學處理流程復雜、用時長且耗酸量大;測試精度有待提高。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該技術的推廣應用。依托國家能源碳酸鹽巖油氣重點實驗室平臺,開展了碳酸鹽礦物微量稀土元素測試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取得了3項重要成果:(1)...
多方法約束的復雜物源示蹤——以渤海灣盆地東營凹陷古近系孔店組-沙河街組四段下亞段為例————作者:張倩;
摘要:物源分析對于追溯源-匯過程、明確有利儲層展布規律具有重要意義。渤海灣盆地東營凹陷孔店組-沙河街組四段(沙四)下亞段是盆地裂陷初期充填的一套紅色沉積,受多個物源共同控制,但其物源方向仍存在爭議。為明確該時期物源發育特征,系統開展了砂巖碎屑組分統計、重礦物分析、泥巖全巖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學測試以及碎屑鋯石U-Pb同位素年齡研究。結果顯示:(1)東營凹陷孔店組-沙四下亞段砂巖主要為巖屑質長石砂巖,成分...
四川盆地北部前陸構造疊加區正斷層成因機制————作者:蘇楠;陳竹新;翟詠荷;潘穎;王麗寧;任榮;張宇軒;謝武仁;武賽軍;
摘要:四川盆地北部侏羅系廣泛發育正斷層,但其在持續前陸盆地擠壓背景下的成因機制尚不明確。通過不同構造位置三維地震斷裂詳細刻畫和對比分析,研究了擠壓背景下侏羅系正斷層形成的主控因素、形成機制和多期疊加地質過程。研究表明:(1)四川盆地北部侏羅系正斷層是地層隆起過程中巖層彎曲拉張時張應變的結果,在平面上具有均勻分散的分布特征。形成了大量兩條或多條對傾的小斷距、短延伸正斷層組成的地塹結構。(2)其發育的方向和...
巖相對于湖相頁巖孔隙結構特征及孔隙演化的控制機理——以四川盆地中部侏羅系大安寨段為例————作者:康家豪;王興志;曾德銘;黃梓桑;朱逸青;李博;謝圣陽;張芮;
摘要:湖相頁巖各巖相的礦物網絡格架通常具有差異性,對頁巖原生孔隙與次生孔隙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響。以四川盆地中部侏羅系大安寨段頁巖為研究對象,用取心井LA1井、RA1井和G10井頁巖樣品,進行全巖X射線衍射(XRD)分析、總有機碳含量(TOC)測定、掃描電鏡(SEM)觀察和氮氣吸附實驗,研究了頁巖巖石學特征與孔隙結構特征及其演化機制。研究結果表明:(1)大安寨段頁巖劃分為低碳介殼灰質粉砂質頁巖巖相(O...
DeepSeek快速接入油氣領域————作者:盧雪梅;
摘要:<正>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3家公司都于近期相繼宣布接入開源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這標志著2025年1月橫空出世的DeepSeek正以令人咂舌的速度融入油氣領域。中國石化組建的模型部署和測評團隊已于2月5日完成DeepSeek在國產化算力環境上的部署,將其接入長城大模型應用系統,并將在企業內部分批推廣使用。為驗證DeepSeek-R1版本在石油化工行業的適配性,中國石化編制了《石油化...
基于源-儲單元的頁巖油氣甜點段評價優選新思路————作者:郭旭升;申寶劍;王鵬威;盧龍飛;李倩文;王冠平;常佳琦;劉偉新;李楚雄;何晉譯;
摘要:目前行業內尚未從頁巖油氣統一性的角度建立甜點段評價參數與標準體系。總有機碳含量(TOC)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評價參數,但僅僅利用TOC作為主要參數進行甜點評價而不充分考慮頁巖油氣儲集條件的重要性,會導致評價結果與最優甜點段偏離。在研究中國頁巖油氣甜點段類型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源-儲單元的頁巖油氣甜點段評價新思路,并結合典型地區和典型頁巖層系甜點段,提出了該方法的評價流程。源-儲分離型頁巖油氣甜點...
深層-超深層碎屑巖優質儲層成因機理——以準噶爾盆地腹部二疊系-三疊系為例————作者:王繼遠;王斌;胡宗全;商豐凱;劉德志;李振明;邱岐;宋振響;胡志啟;
摘要:為了揭示準噶爾盆地腹部深層-超深層碎屑巖優質儲層成因機理,利用盆地腹部地區最新鉆井資料及巖心樣品,通過鑄體薄片、掃描電鏡、能譜和包裹體分析以及XRD等測試方法,對二疊系上烏爾禾組和三疊系百口泉組與克拉瑪依組儲層成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成巖演化差異控制了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蝕孔隙的發育。克拉瑪依組經歷了壓實、綠泥石包殼式膠結、長石/火山巖巖屑溶蝕、硅質膠結、自生伊利石沉淀以及晚期方解石膠結,其中綠泥石包...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常見問題及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