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關注()《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雜志簡介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月刊)創刊于1991年,是由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和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主辦,由浙江省衛生廳主管的雜志,以中西醫結合為主,以臨床為主,面向臨床、面向基層。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宗旨是堅持貫徹黨的中醫政策及中西醫結合方針,以中西醫結合并重,實用為主,面向臨床、基層。征稿范圍:中醫藥、西醫藥、中西醫結合等領域有創新性的研究論文;中醫藥、西醫藥、中西醫結合臨床經驗總結、研究的新技術與新方法;學術爭鳴與討論;中醫藥、西醫藥、中西醫結合領域熱點問題的綜述等。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欄目設置
專家講座、論著、實驗研究、學術探討、經驗交流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血清γ-谷氨酰轉移酶聯合纖維蛋白酶對冠心病患者易損斑塊的診斷價值————作者:尤曦;孫燕;錢承嗣;
摘要:<正>冠心病是由脂質引起的血管慢性免疫炎癥、纖維增生性疾病,可引起心臟缺血缺氧,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虛擬組織學-血管內超聲(virtual histology-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H-IVUS)能識別斑塊組成成分及分布范圍,對斑塊的穩定性進行較為準確的評估[4]。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對心血管事...
條達樞機法治療肝氣郁滯型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療效觀察————作者:陳夢園;潘雅文;林蘇進;程志清;潘錄錄;周珊珊;劉曉蝶;支英豪;
摘要:<正>腦卒中具有起病迅速、多發易發、致殘率高等特征[1],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作為卒中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表現為心情低落、主動性差、興趣消失、失眠,甚至自殺等癥狀[2]。研究顯示,發生腦卒中后5年內PSD的發病率為31%[3]。目前西醫治療PSD主要使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類藥物 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音樂療法對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前瞻性記憶及精神行為癥狀的影響————作者:張銀;楊曉蕓;陶芳芳;呂丹萍; 摘要:<正>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癡呆癥,是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升高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表現為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障礙及各類精神行為癥狀等[1-2]。臨床常用膽堿酯酶抑制劑聯合康復訓練的方式進行治療。但AD患者對康復訓練的依從性較差,因此探討有效的無創非藥物療法具有重要意義[3-4]。音樂療法是指通過對音樂進... 灸法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療效的Meta分析————作者:吳周漢;唐梅文;許永輝;吳周統; 摘要:<正>盆腔炎,又稱為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因女性上生殖道炎癥導致的一類疾病,包括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盆腔腹膜炎和輸卵管卵巢膿腫[1]。PID多見于性成熟的年輕女性,患病人群多為20~35歲的婦女[2]。PID在臨床又分為急性期和PID后遺癥。目前西醫治療方案以廣譜抗生素為主,但抗生素的頻繁濫用... 基于“腎虛瘀阻”運用中醫外治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證體會————作者:胡引;王瑤;張奕; 摘要:<正>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致使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引起以腰部疼痛、間歇性跛行、下肢坐骨神經放射痛以及麻木等為特征的疾病[1]。其發病率約為5%~10%,好發部位為L4/5、L5/S1,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2]。現代醫學認為,LDH與機械壓迫、自身免疫以及... 當代三北名中醫脾胃病學術特色探析————作者:宋增杰;王斌;裘磊; 摘要:<正>三北地區位于浙東沿海,原指鎮海、慈溪、余姚三縣北部地區,主體位于今慈溪市境內[1],自古文化昌盛,經濟繁榮,人口密集,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當地脾胃病高發,與其特有的氣候、地理、人文以及生活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其脾胃病辨治體系亦有鮮明的地域特點。本文以張迪蛟、林吉品、張談等當代三北地區國家級、省級名中醫為代表,探討該地區中醫脾胃病學術特色 積雪苷霜軟膏對皮膚組織再生的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作者:楊秋艷;張建平;解天賜;邵祺; 摘要:<正>皮膚具有屏障、感覺、體溫調節、免疫等多種功能,其完整性直接影響個體外觀與心理健康。皮膚常因各種因素受損,導致組織缺損、瘢痕形成等,嚴重時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探索安全有效的促進皮膚組織再生與修復的治療方法,一直是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積雪苷霜軟膏是一種源自天然植物積雪草提取物的外用藥物,因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和廣泛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備受關注。本文就積雪苷霜軟膏對皮膚組織再生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研究進... 化痰止咳合劑聯合莫西沙星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急性咳嗽(痰熱郁肺型)臨床研究————作者:黃暉;劉忠達;李權;劉笑靜;楊曉明; 摘要:<正>急性咳嗽多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是呼吸科門診最常見的癥狀,持續時間常小于3周,若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亞急性咳嗽或慢性咳嗽,給患者工作和生活帶來嚴重影響[1]。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2],咳嗽是Mp感染最常見癥狀[3-4]。人體在感染Mp后,氣道黏膜免疫應答被迅速激... 何氏女科傅萍治療孕悲經驗————作者:張國麗;傅萍; 摘要:<正>婦人無故悲傷欲哭,不能自控,精神恍惚,憂郁不寧,呵欠頻作,甚至哭笑無常,稱為“臟躁”,孕期發病者亦稱為“孕悲”[1]。現代醫家多將臟躁歸于情志異常,認為其屬西醫學抑郁焦慮等范疇。研究顯示,發展中國家孕期抑郁癥患病率為19%~25%[2],其不僅會增加產后抑郁癥的風險[3-4],還會導致早產、低出生體質量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產生[5-7]
當歸六黃湯通過激活Tyro3/Axl受體活性治療橋本甲狀腺炎大鼠的實驗研究————作者:吳靜澤;王曄愷;陳位;金丹雯;
摘要:目的 探討當歸六黃湯治療橋本甲狀腺炎大鼠的可能作用機制。方法 24只雄性大鼠適應性喂養1周后,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安慰劑組及當歸六黃湯組,每組6只。空白組不予任何處理直接處死。模型組、安慰劑組和當歸六黃湯組大鼠通過在尾根和足墊皮下注射甲狀腺球蛋白各100μg,每周1次,持續7周,建立橋本甲狀腺炎模型。從第8周開始,安慰劑組和當歸六黃湯組分別予安慰劑(40 g/L)和當歸六黃湯水煎液(...
基于JAK/STAT3通路探討香草扶正合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作用機制————作者:潘怡宏;王碩;傅華洲;
摘要: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號傳導與轉錄激活因子-3(STAT3)通路探討香草扶正合劑(XCFZ)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作用及機制。方法 C57BL/6小鼠70只,隨機抽取8只小鼠作為空白組,其余小鼠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后,隨機分為模型組、XCFZ低劑量組、XCFZ中劑量組、XCFZ高劑量組、順鉑組和XCFZ+順鉑組,每組8只。XCFZ低、中、高劑量組分別以XCFZ9....
拮抗肌群針刺療法聯合功能性電刺激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作者:趙鷺;陳蓉蓉;林樹梁;
摘要:<正>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肢體偏癱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1]。目前臨床常通過康復訓練、物理治療等方法改善患者運動功能[2]。功能性電刺激是腦卒中偏癱常用的物理治療方法,通過對患者肢體多組肌肉進行電流序列刺激改善肌力,但整體療效并不理想[3]。腦卒中偏癱屬于中醫學“中風”“偏枯...
電針治療奧沙利鉑所致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作者:陳煒吉;吳濤憑;盧超;沈瓊穎;李榮榮;方劍喬;
摘要:<正>化療所致周圍神經病變是惡性腫瘤化療后常見的不良反應,在鉑類、紫杉類、長春堿類等化療藥物中尤為常見[1]。奧沙利鉑是繼順鉑和卡鉑之后的第三代廣譜鉑類抗癌藥物,是臨床上治療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最主要藥物,可引起外周神經毒性等不良反應。奧沙利鉑所致周圍神經病變(oxaliplatin-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OIPN)急性發生率高達85%...
涼血解毒方治療五步蛇咬傷的臨床療效研究————作者:楊敏;余濤;沈煜宸;孟澤彬;曾武城;應航宇;袁丞達;
摘要:<正>五步蛇毒是血循環毒素,含有大量的蛋白水解酶和類凝血酶,咬傷后迅速消耗凝血因子、破壞機體凝血功能,臨床表現為咬傷局部出血不止,甚至大面積潰瘍、壞死,患肢腫脹、瘀斑,重則臟器出血危及患者生命[1-2]。目前治療五步蛇咬傷常規應用抗五步蛇毒血清、糖皮質激素等,但常存在肢體腫脹持續加重,局部皮膚組織潰瘍壞死及凝血功能障礙等情況[3]。杭州市中醫院毒蛇咬傷治...
血清PLA2、PGK1水平對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手術療效的預測價值————作者:劉偉;胡翔;
摘要:<正>前列腺癌是多發于老年男性的惡性腫瘤之一,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根治性手術是目前治療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盡管根治性手術能夠切除大部分或全部癌變組織,但仍有可能殘留微小或難以檢測到的癌細胞,從而成為術后復發的源頭[2]。故術后仍有必要采取放化療等輔助治療手段以進一步滅殺癌細胞,從而降低復發的風險[3] 針刺聯合腰腹手法對退變性腰椎滑脫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作用————作者:吳彬; 摘要:<正>退變性腰椎滑脫是引起中老年人腰痛的常見病因之一,患者椎間盤、腰椎關節及其周圍韌帶發生退變、松弛,導致椎體滑動,好發于L4-5椎體[1]。腰椎牽引是臨床治療退變性腰椎滑脫常用的保守治療方法,可通過脊柱軸向牽引力恢復椎間隙高度,并能牽伸皺褶的黃韌帶,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從而緩解腰部癥狀。但其對滑脫椎體矢狀位方向的作用不足,不能使滑脫椎體復位[... 內鏡下尼龍繩結扎在有蒂腸息肉切除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作者:肖輝;葛宏華;楊一康;張飛飛; 摘要:<正>腸息肉是臨床常見疾病,其中大多數是腺瘤性息肉,為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1-2]。目前認為,積極干預結直腸息肉可有效預防其癌變[3]。內鏡下高頻電切除是治療腸息肉最普遍的方法,但有蒂腸息肉因蒂部有滋養大動脈存在,直接進行高頻電切除時,術中即刻出血等并發癥發生風險較高。如切除巨大帶蒂息肉(直徑≥20 mm)而不采取措施預防止血,出血率可達10.0%~15... 方劍喬針灸治療多發性硬化癥驗案一則————作者:曾熠晨;陳妮桑;羅寧;孫晶;方劍喬; 摘要:<正>多發性硬化癥(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脫髓鞘和軸突變性為特征[2],影響全球超過200萬人[3],具有空間和時間多發性、復發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且患病率仍在持續上升[4]。根據中樞神經系統受累部位不同,MS主要臨床表現為四肢運動無力和感覺障礙,視力下... 經顱重復針刺治療腦卒中后偏身舞蹈癥醫案一則————作者:管瑩馨;金瑛; 摘要:<正>偏身舞蹈癥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典型表現為手指彈鋼琴樣動作和面部怪異表情,累及軀干可產生舞蹈樣步態,可合并手足徐動及投擲癥。該病病因多樣,可能由腦炎、顱內腫瘤或腦血管疾病引起[1]。目前偏身舞蹈癥無法根治,以緩解癥狀和改善生活質量為主,藥物治療包括抗膽堿能藥物、神經安定劑、抗抑郁藥和抗焦慮藥。相較于西醫治療,中醫針灸在治療偏身舞蹈癥方面有著獨特優勢[2... 全國名老中醫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的用藥規律研究————作者:戚晨云;馮曉霞;陳欽; 摘要:<正>膜性腎病是以腎小球基底膜彌漫增厚同時免疫復合物沿毛細血管基底膜呈顆粒樣沉積為特征的一組疾病,其中約70%為特發性膜性腎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1]。近年來,國內外研究顯示IMN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2-3]。目前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IMN,但仍面臨藥物毒副作用、疾病緩解后復發以及后...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