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1:05:42
《世界歷史》編輯技術規范
一、注釋體例
本刊采用頁腳注,標圓形數碼號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
(一)中文參考文獻的注釋體例
1.著作:著者(編者)、書名、出版社和年代、頁碼。卷、冊應緊接書名。例如:
①魏子初:《英國在華企業及其利潤》,人民出版社 1951 年版,第 23 頁。
②陸谷孫主編:《英漢大詞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頁。
③厲以寧:《羅馬—拜占庭經濟史》上冊,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111頁。
2.譯著:作者、譯者、書名、出版社和年代、頁碼。例如:
坂本太郎著,汪向榮、武寅、韓鐵英譯:《日本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頁。
3.析出文獻:作者、篇名、所引文獻作者(編者)、書名、出版社和年代、頁碼。
例如:
錢乘旦:《論工業革命造成的英國社會結構變化》,中國英國史學會編:《英國史論文集》,三聯書店 1982 年版,第 102 頁。
4.期刊論文:作者、篇名、期刊名稱期數、頁碼。例如:
①侯文蕙:《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環境保護運動和環境保護主義》,《世界歷史》2000年第6期,第16頁。
②陸庭恩:《略論非洲民主聯盟》,《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5期,第59頁。
5.學位論文:作者、篇名、單位名稱論文性質、完成時間、頁碼。例如:
方明東:《羅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論文,2000年,第67頁。
6.報紙:作者、篇名、報紙名稱和日期。例如:
胡培兆:《唯物史觀是理論創新的基礎》,《人民日報》2015年12月18日。
7. 網絡文獻:作者、篇名、網址、訪問日期。例如:
余福海:《“雙代表制”無法破解西方民主困局》,http://orig.cssn.cn/sf/201903/t20190322_4851537.shtml, 2019年4月1日。
8.其他情況說明
(1)選集、全集、回憶錄等文獻的作者名可省略。例如: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頁。
②《顧維鈞回憶錄》第7分冊,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765頁。
(2)當同一文獻在注釋中再次出現時,只注作者、完整的書名(或篇名)、頁碼。本刊不采用“同上”、“見前引書”等簡略的注釋方法。例如:
厲以寧:《羅馬—拜占庭經濟史》上冊,第 118 頁。
侯文蕙:《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環境保護運動和環境保護主義》,第17頁。
(3)如果注釋中有解釋性或補充說明,在加注參考文獻時,一般要用“參見”或“可參見”。 例如:
①關于英國工業化時期的時間界定,可參見郭愛民:《工業化時期英國地產代理制度透視》,《世界歷史》2011 年第 3 期。
②凱恩斯就曾斷言,埃及在托勒密王朝以前根本就沒有貨幣。參見凱恩斯著,蔡謙等譯:《貨幣論》上卷,商務印書館2009 年版,第 15 頁。
(4)引用兩個及以上文獻時,文獻之間用分號。例如:
魏子初:《英國在華企業及其利潤》,人民出版社 1951 年版,第 23 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38 頁。
(二)外文參考文獻的注釋體例
敬告作者:本刊從2019年第4期開始,外文文獻不再采用原先注釋方式,改用外文原文的注釋方式,具體注釋體例如下:
1.著作:作者(編者)、書名(斜體,主體詞首字母大寫)、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
例如:
①Jill Lepore, Encounters in the New World: A History in Docum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23.
②Mark Peel and Christina Twomey, A History of Australia, Red Globe Press, 2018, pp.309-312.
③Marco Mariano, ed., Defining the Atlantic Community: Culture, Intellectuals, and Policies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Routledge, 2015.
④T. H. Aston and C. H. E. Phlipin, eds., The Brenner Deb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35.
2.譯著:作者、書名(斜體,主體詞首字母大寫)、譯者、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例如: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trans. Edith Grossman, Jonathan Cape, 1988, p. 25.
3.析出文獻:作者、篇名、所引文獻作者(編者)、書名(斜體,主體詞首字母大寫)、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例如:
G. A. Pocock, “Commerce, Settlement and History: A Reading of the Histoire des deux Indes,” in Rebecca Starr, ed., Articulating America: Fashioning a Na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America, Essays in Honor of J. R. Pole, Madison House Book, 2000, p.16.
4.期刊論文:作者、篇名、期刊名稱(斜體)、卷數、期數、頁碼。例如:
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19, no. 2 (April 1993), pp. 199-215.
5.學位論文:作者、篇名、論文性質、單位名稱、完成時間、頁碼。例如:
Mihwa Choi, “Contesting Imaginaires in Death Rituals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8, pp.21-23.
6.報紙:作者(選注項)、篇名、報紙名稱(斜體)、日期。例如:
“Americanism,”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 1915.
7.網絡文獻:作者、篇名、網址、訪問日期。例如:
Jason Margolis, “Wi-Fi Buses Drive Rural Web Use,” https://www.globalpolicy.org/component/content/article/162/27651.html, 2018年5月7日。
8.檔案文獻:檔案名稱、檔案日期、藏所、頁碼(選注項)、檔案編號(選注項)。例如:
①“USIA: United States Doctrinal Program,” January 15, 1954,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hereafter cited as DDRS), Gale Group, Inc., CK3100094653.
②“U.S. and Allied Capabilities for Limited Military Operations to 1 July 1961,” May 22, 1958, Box 204, Records of the PPS, 1957-1961, RG 59,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 MD.
③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FRUS), 1955-1957, vol.3,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0, p.246.
二、文章中注釋符號和標點符號的位置
文章中注釋符號應位于要說明的內容和引文之后。文章的標題不加任何注釋符號;一般不用除冒號和破折號以外的任何符號,可采取空一格的方式處理。
(一)獨立引用完整的一句話,符號順序為:句末標點、引號、注釋符號。
例如:
①他指出:“俄國人也被一本萬利的皮毛的傳聞所吸引,接踵而來,把從勘察加到美國的這條航路變成了一條熱鬧一時的海上通道。”①
②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②
(二)凡是把引用的話作為作者自己的話的一部分,符號順序為:引號、注釋符號、句末標點。例如:
淘金熱在學界享有的傳統定位也遭受了沖擊,因為它同樣屬于“1788 年澳大利歷史中充斥的帝國主義、掠奪性開發、種族主義、男權主義”①。
(三)引用的不是原文,而是原文的意思,符號順序為:句號、注釋符號。
例如:
他們首先是以法國存在“起飛”階段為前提,結果對“起飛”時期一共提出四個假設階段:一為舊制度后期;二為拿破侖時期;三為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國時期;四為1895年至1914 年。①
三、需要注意的符號
(一)基金項目的名稱使用雙引號。例如:
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項目編號:####)的階段性成果。
(二)連接號半字線“-”占半格、一字線“—”占一格、兩字線“——”占兩格。
1.半字線“-”用在外國人的姓名中和外文題目的年代里。例如:
①讓-夏爾?阿舍蘭
②Lee Eldridge Huddleston,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Indians: European Concepts, 1492-1729,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5, p.177.
2.一字線“—”用在兩個相關的名詞之間,構成一個意義單位;用在相關的時間、地點、數目之間;用在幾個相關項目之間,表示遞進式發展。不能寫成波紋。例如:
①秦嶺—淮海以北地區;原子—分子論
②1953 年9月—1985 年3月;1840—1889年
③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四個階段。
④厲以寧:《羅馬—拜占庭經濟史》,商務印書館 2006 年版,第 111—115 頁。
3.兩字線“——”,即破折號,行文中解釋說明的語句。不能寫成“--”。
例如:我們來到大會堂建筑的樞紐部分——中央大廳。
(三)應注意數字和符號的寫法
1.應保持數量單位的一致性。例如:
0.5%—1.5%不能寫成 0.5—1.5%。
以“十、百、千、十萬”記位時,不能寫成 15—17 億,要寫成 15 億—17 億。
2.一兩個小時;七八十種 ;五六十年代(間不加任何符號)。
3.帶有“幾”字的數字必須用漢字,用“多”“余”等表示的概數一般用漢字。
例如:幾千年;十幾天;十余次;一千多件;約三千會員;十來年;四十歲左右。
但是表示略語時應加頓號:二、三線 ;初中一、二年級;八、九兩個月。
4.年代要寫全稱,不可隨意使用簡稱。例如:
20世紀50年代不能縮寫成“1950年代”;1998 年不能縮寫成98年;1960—1980年不能寫成1960—80 年。
5.“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號“,”;“一”“二”“三”后面用頓號“、”;“1”“2”“3”和“A”“B”“C”后面用齊線黑點“.”。
6.文章中的數字一般以“萬”為計算單位,不便以“萬”計算的數字用逗號分開。
例如:157000為15.7萬;4319000為431.9萬;43211987為 43,211,987。
7.句號、問號、逗號等標點符合不應居一行之首;引號、書名號等前一半不能居行末,后一半不能居行首。
(四)省略號
1.省略號“……”后不再加“等等”。
2.省略號前面的話用了句號、嘆號、問號,說明是完整的句子,這個句末標點應予保留;如果前面是頓號、逗號、分號,這個句末的頓號、逗號、分號不保留。省略號后面一般不用標點。例如:
①不受制約的權力將產生腐敗現象。但是,誰來制約?誰來監督?誰能制約?誰能監督?……尚有一系列問題需要深入探討。
②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鐘、水仙……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在一起啦!
四、表格
文章中最好不用表格。必須使用的表格要有標題;隱藏左右框線;如果全文有兩個以上的表格,要有序號。表格的注釋方式是頁腳注。例如:
表1 ①
五、序號的使用
一級標題:一、二、三、……
二級標題:(一)(二)(三)……
三級標題:1. 2. 3. ……
四級標題:(1)(2)(3)……
五、文稿中術語和縮略語的統一
(一)文稿中重復出現的人名、地名必須統一,凡通用的人名和地名應采用新華社譯名室編《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和周定國編《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的譯法。無從查考的可查辛華編的《譯音表》譯音。
(二)專有名詞的縮略形式除人們比較熟悉的(如鞍鋼、歐盟)外,應先交代全稱,標題可以用縮略詞。不能使用自造詞匯和縮略詞。
六、文稿中外文的使用
文稿中一般不使用外文,必須使用時,應在首次出現時譯文后括注外文。例如:
“維蘭”(Villani)一詞是諾曼人引進英格蘭的一個法文詞匯。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