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5:05:02
婦女研究論叢最新期刊目錄
何去何從:性別視角下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流動————作者:王雪;王晶;
摘要: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關注養老護理員的職業發展對于建設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至關重要。本文基于2020-2021年東部兩地區養老機構護理員的調查數據,從性別、年齡等視角考察了護理員的職業流動與制度、家庭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首先,護理員群體的入職高峰期處于法定退休年齡區間,從生產勞動領域轉向再生產勞動領域成為退休年齡女性尋求職業生涯延續的一種新路徑;其次,護理員職業顯著提高了傳統非職業女性的經濟收入和...
“漂”在異鄉:女性隨遷老人由鄉入城的空間實踐與角色困境————作者:梁麗霞;黃燕;
摘要:女性隨遷老人作為同時受制于年齡歧視與性別規訓的雙重弱勢群體,其“鄉—城”流動軌跡呈現出獨特的生命歷程特征。本文基于對13位女性隨遷老人的半結構化訪談,系統考察女性隨遷老人由鄉入城的空間實踐及其面臨的角色困境。本文發現,女性隨遷老人的空間流動本質上構成身體政治的實踐場域,實現了身體從穩定空間到流動空間、從在場空間到缺場空間、從私人空間到公共空間的多重轉換。這種空間異化過程進而催生三重角色困境:女性隨...
“舊人”如何通往“新事”——婚姻家庭敘事的中老年婦女形象及其革命潛能————作者:王琳;
摘要:在20世紀中國的青年政治話語影響下,鄉村中老年婦女通常被表述為封建守舊者,其多元生命經驗與革命潛能易遭到遮蔽。本文聚焦20世紀四五十年代人民文藝婚姻家庭敘事中這一群體的多重面貌:趙樹理筆下的鄉村中老年婦女,既是反封建的批評對象,又承載著鄉土世界的生活實感;滬劇電影《羅漢錢》對《登記》的媒介改編,以“小飛蛾”在鄉村空間的主體言說與情感召喚來推動“移風易俗”;新中國《婚姻法》宣傳片則通過母愛政治重塑鄉...
《婦女研究論叢》投稿指南
摘要:<正>《婦女研究論叢》是中國婦女研究會會刊、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由中國婦女研究會和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聯合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為專業性中文學術期刊(雙月刊),刊登與婦女/性別研究相關的學術成果,主要欄目有:理論研究、實證研究、法律與政策研究、婦運觀察與歷史研究、文學·文化·傳播、國外婦女/性別研究、青年論壇、研究動態與信息、圖書評介,熱忱歡迎海內外學者投稿。1.本刊僅刊登首發稿(翻譯稿件除...
自我戀愛:乙女游戲中的新型愛情敘事和親密關系轉型————作者:沈奕斐;寧雅昕;
摘要:在數字娛樂時代,作為一種面向女性玩家的戀愛模擬游戲,乙女游戲已成為當代年輕女性探索與實踐情感的重要載體。本文通過文本分析、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探討乙女游戲如何通過高度互動性與個性化定制構建以“自我戀愛”為特征的親密關系。“自我戀愛”不是一種虛擬感情,也不是一種“擬社會關系”,而是一種真實的感受。這種自我戀愛以消費為基礎,強調正向反饋、平等自由和自我發展,充分發揮主動性和主導性,通過多重的互動重塑性...
“新計劃生育”:“虎撲”平臺城市男性生育話題中的“錢與能力”————作者:申琦;蔡耀輝;
摘要:本文運用大數據分析法對“虎撲”平臺上城市男性關于生育話題的94528條貼文進行分析后發現,城市男性的生育話題主要集中在家庭成本與負擔、彩禮與生育補償、生育能力與年齡、生育政治與政策、生育補貼與權益五方面,呈現出一種“規劃+計算”的“新計劃生育”觀。他們基于家庭承載能力,全面權衡生育問題,特別關注經濟因素和女性生育能力。這種觀念的出現,本質上是城市男性對待未來的避險行為,旨在保全家庭以對抗社會不確定...
以“綠色”為業:環保女性的自然觀念與自我重塑————作者:張劼穎;馮一迪;
摘要:在環保公益組織中,常常可見婦女廣泛、活躍的參與。本文嘗試以當代中國女性的現實經驗和多元實踐進入“婦女與自然”這一議題的研究中。本研究聚焦從事環保工作的女性,檢視女性為何從事環保工作,在其觀念世界與工作實踐中“生態自然”與“女性自我”是如何相互交織、共同建構的。研究發現,從業女性對于職業價值感、意義感的期待,以及對于綠色價值和公益的追求,共同驅動著她們從事環保活動,并構成持續行動的動力。組織資源、收...
照料視角下的都市家庭環境行動——基于北京和上海40位女性的深度訪談————作者:劉齊;Alison Leigh Browne;
摘要:本文關注都市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親環境行動。以中國都市女性的日常照料實踐為抓手,本文試圖理解日常的、非正式的家庭環境行動,探尋女性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環保能動性。通過分析生活在上海和北京的40名22-70歲女性的深度訪談資料,本文發現,女性主導的城市家庭日常照料具有豐富的環境意涵,主要包括感知環境風險、應對環境污染、適應環境變化、學習環境知識和踐行環境保護。家庭日常照料的環境意涵折射出一個觀點多元、積...
“般配的愛情”:城市男性對于婚姻意義的體認與重構————作者:杜平;
摘要:個體婚姻歷程中婚姻意義的改變對于理解婚姻制度的社會變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作為婚姻主體之一的男性群體卻鮮少得到學術觀照,本文旨在通過城市男性的婚姻實踐探究他們對于婚姻意義的體認與重構。基于質性資料的分析發現,對城市男性而言,婚姻依然是一種默認的生活選項,規范性意義在婚姻締結階段占據主導。他們發展出“般配的愛情”,以實現外在關系適配與內在情感契合的協調。伴隨婚姻在現實生活中的上演,面對結構性壓力和關...
“安全分娩”:云南阿卡人的孕產實踐、生育禮俗及其當代變遷————作者:王瑞靜;
摘要:本文考察中國西南邊境農村地區阿卡孕產婦從在家分娩到住院分娩的轉變過程,從文化內部視角探討她們將生育禮俗與醫療秩序統合起來保障婦幼安全的方式。阿卡女性遵從地方政府住院分娩的要求,將身體空間交給醫生主導,同時繼續踐行自己所重視的生育禮俗,以應對文化所界定的那些超越身體、關聯社會—宇宙秩序的分娩危險。這些措施不會干擾醫療秩序,也不被醫生覺察,是以與后者和諧共存。本文豐富了對分娩安全的多重理解,揭示出理念...
夫妻一方放棄繼承的認定及效果——評《婚姻家庭編解釋(二)》第11條————作者:繆宇;
摘要:<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家庭編解釋(二)》]第11條規定了夫妻一方放棄繼承的效力。據此,夫妻一方放棄繼承無須獲得配偶同意即可生效,但放棄繼承導致夫妻一方不能履行法定扶養義務的,放棄繼承行為無效。這為長期以來司法實踐中夫妻一方放棄繼承是否有效之爭畫上了句號,值得肯定
離婚協議約定給予子女財產條款的效力——《婚姻家庭編解釋(二)》第20條解釋論————作者:王中昊;葉名怡;
摘要:<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家庭編解釋(二)》]第20條首次對夫妻離婚協議中約定財產給予子女作出規定,該條項下的四款內容分別禁止離婚一方單獨行使任意撤銷權、肯定財產給予子女約定的債權效力、明確協議中明確約定子女可以直接主張權利的利他合同性質以及設置財產給予子女約定因意思表示瑕疵的撤銷條件
退休女性如何成為環境治理的主體——基于浙南“南塘大媽護河隊”河道管護實踐的考察————作者:陳濤;林笑笑;
摘要:女性是環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主體。在現有治理結構下,女性的環保行動總體上被描繪為私人領域的利益表達,呈現出依附式、事件型和工具性特征。基于退休女性自組織的河道管護實踐,本文旨在探討環境治理中女性主體性塑造的內外動因,并嘗試回答她們內生動力何以激活與何以持續的問題。研究表明,基于“為了后代”的生存焦慮、強調“我們”的性別意識和“老有所為”的價值追求,是退休女性環保實踐的發端動力。在借助制度機會、因應國...
延安時期女性寫作與革命話語的同構性——以丁玲延安前后期的轉變為線索————作者:劉卓;
摘要:丁玲于延安時期的寫作呈現出明顯的前后期轉折。從文學史研究的視角看,這一變化被闡釋為從個人到群眾的變化;從性別研究的視角看,這一轉折蘊含著“新女性”與革命進程之間的緊張關系。這兩種闡釋思路分享著一個隱含的共識,即“五四丁玲”與“延安丁玲”的靜態對立。從起始于20世紀30年代的“文藝大眾化”脈絡來看,丁玲延安前期小說創作“性別”議題的出現,與其靜態地歸因于其個人的境遇和意識狀態,或者歸因于外在規訓與自...
勞動性別分工嬗變與婦女解放——以清水江“八女放排”為例————作者:張華;
摘要:“八女放排”的歷史體現了清水江沿岸地區勞動性別分工由男林女耕向男女同林同耕的轉變,這一轉變使得婦女進入舊時被隔離的水上空間,不僅意味著男女平等在相對公平意義上的實現,使得通過勞動生產解放婦女的“延安經驗”保持活力,而且激發了婦女的自信與熱情。當婦女集中放排的歷史告一段落,這種自信進一步激勵著她們積極向上,并維持著在生產中與男性要平等的態度,使得男女平等觀念獲得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撐
《婦女研究論叢》投稿指南
摘要:<正>《婦女研究論叢》是中國婦女研究會會刊、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由中國婦女研究會和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聯合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為專業性中文學術期刊(雙月刊),刊登與婦女/性別研究相關的學術成果,主要欄目有:理論研究、實證研究、法律與政策研究、婦運觀察與歷史研究、文學·文化·傳播、國外婦女/性別研究、青年論壇、研究動態與信息、圖書評介,熱忱歡迎海內外學者投稿
中國婦女研究會“新時代推進婦女事業發展的成就與經驗”征文通知
摘要:<正>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也是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召開10周年、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實施30周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召開30周年。為更好以研究服務于黨和國家大局、婦聯工作及婦女現實需求,在紀念北京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召開30周年之際向世界更好宣介中國婦女發展實踐成就與經驗,中國婦女研究會將圍繞“新時代推進婦女事業發展的...
從“打工妹”到“女老板”:流動女性創業與社會關系構建————作者:肖索未;丁羽翔;
摘要:本文基于對20世紀80年代進京的流動女性創業者的生活史訪談,考察在創業過程中女性對社會關系的能動性構建。對于這些在市場改革早期進京的年輕農村女性而言,創業最重要的社會關系往往基于姻緣和業緣,帶有明顯的自致性特點,是她們積極行動和主動構建的結果。她們經營婚姻關系以平衡生意與家庭,打造兼顧生意與生活的同行女性圈子,并搭建突破性別邊界的生意網絡。本文通過對流動女性構建有助于創業的社會關系的情境化分析,為...
算法凝視下的女性:深度偽造的性別倫理困境與治理路徑————作者:張欣;宋雨鑫;
摘要:深度合成技術同傳統性別偏見相互疊加,生成了一種新的數字性別暴力形式。在高仿真、低門檻、廣傳播的合成技術加持下,深度偽造延續和加劇了性別不平等,侵害女性的自主權和人格尊嚴,更在根本層面系統侵蝕女性群體參與社會交往的真實性信任基礎。深度偽造技術所引發的性別倫理困境呈現出普遍性、系統性特征,不應將其簡單歸因為個別化或偶發性的不良事件。這一困境實質上是技術應用失范、倫理約束缺位及法律規制滯后等多重因素共同...
包攬式還是合作式育兒更好?中國雙親家庭父母育兒分工狀況與兒童發展————作者:張春泥;盛禾;肖鳳秋;
摘要:父母參與對兒童發展至關重要。論文關注中國雙親家庭中父母不同的育兒分工模式對子女發展的影響。根據父母在兒童日常照顧和學業輔導中的角色,論文區分了父親包攬、母親包攬、母親負責輔導而父親負責照顧型合作和父親負責輔導而母親負責照顧型合作四種模式,重點比較這四類模式下義務教育階段兒童的學業表現、心態以及家庭為促進兒童成長所提供的家庭教育環境。基于2023年面向全國112所公立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及其家長開展...
婦女研究論叢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初審階段快滿兩個月了,按照郵件通知的內容,兩個月沒消息是不是就可以投別的期刊了?各位初審都多久啊?
2024-08-12 14:42一個月后拒稿,說未達到期刊標準,真耽誤時間啊!一個月就這么浪費了!這年頭不耽誤時間的“快速拒稿”也是一種難得一遇的恩賜了……還是自己論文質量問題吧,哎~
2024-06-07 07:26一月份投稿,剛好滿三個月的時候收到退稿信,沒有具體審稿意見,只說專家審閱之后不予錄用。中間發信息詢問審稿進度亦無回復。有明確的退稿通知比其他刊物好得多。
2024-04-28 16:51剛好兩個月退稿,意見:文章未達到本刊發刊要求,感謝支持。
2024-04-16 01:1612月22日系統投稿,外國文學類文章,不到一個星期收稿,當日被退稿回復。郵件會收到退稿信息,理由是,“經有關專家審閱及編輯部研究,不予以采用。” 審稿速度超快,而且系統上能看到流程進度圖。
2024-03-14 10:26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